李辉:抗疫成就彰显中国制度优势

李辉:抗疫成就彰显中国制度优势

  从1993年起,李辉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27年来负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研究和管理工作。研究领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成果主要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特点及机制研究》等。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莫雷:要走中国心理学发展道路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莫雷:要走中国心理学发展道路

  “心理服务在西方由来已久,有其特有社区幸福体系。中国的心理服务体系应该不同于西方,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服务体系。”近日,华南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术带头人莫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建议。

学者李宗桂: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人要构建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

学者李宗桂: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人要构建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人应构建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光大粤港澳是一家的家国情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精神纽带,形成对现时代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和民族认同。”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李宗桂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粤港澳三地青年人的交流方向应该着重从民族文化共同性和共同价值去着眼。

专家蓝海林:广东企业应聚焦主业,以“精进化”促转型升级

专家蓝海林:广东企业应聚焦主业,以“精进化”促转型升级

  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蓝海林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企业利用地缘、政策等优势取得了不俗的发展成绩,但其总体上是以传统或粗放的增长方式取得的发展,继续增长所面临的市场、资源和环境约束更大,转型升级所面临的挑战也更大,所以广东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会存在着一定的“先动劣势”。

中国语用学拓荒人何自然:期待海外学者目光投向内地

中国语用学拓荒人何自然:期待海外学者目光投向内地

  中国语用学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何自然近日表示,海外学者研究中文语用的文章数量逐年增长,期望海外中文语用学学者在中国内地刊物发表研究成果,分享语用学海内外研究。

学者吴承学:立足本土研究中国文体学 阐释优秀学术传统

学者吴承学:立足本土研究中国文体学 阐释优秀学术传统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承学近日接受采访时说,中国文化要保全并弘扬优秀传统,同时接受外来文化与新文化的挑战,吸收其精华,激活自身内在生命力,以建构现代意义的新型文化。

学者程国赋:域外视角丰富中国古典小说研究

学者程国赋:域外视角丰富中国古典小说研究

  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程国赋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最近承担的《中国历代小说刊印文献汇考与研究》项目,对日本、马来西亚和美国等海外各大图书馆所藏的小说刊本整理和研究,试图在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过程中,尽可能地拓展域外研究视角。

学者卢晓中:有序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集群

学者卢晓中:有序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集群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规划着重强调‘要建设成为国际教育示范区’,这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存在内在、紧密的联系。”谈及大湾区建设机遇,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卢晓中近日接受采访时说。

学者李庆新:广州对外开放长盛不衰 将承担更多中心城市功能

学者李庆新:广州对外开放长盛不衰 将承担更多中心城市功能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海洋史研究中心主任李庆新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广州传统上是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和亚太海运枢纽,发展的基本特点既内联内地,也外向海洋、面向世界。未来广州要发挥好枢纽港口优势,使粤港澳大湾区的技术和资本通过广州辐射至中国内地,也让内地的资源通过广州走向世界。

涂成林:文化产业政策制定讲究长效性 建议以15年为期

涂成林:文化产业政策制定讲究长效性 建议以15年为期

  “短视型、‘作秀’型的发展政策,容易造成文化发展的不稳定。”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院长涂成林近日接受专访称,根据海内外经验,文化产业政策制定要讲究长效性,主张文化发展战略要以15年为期。

学者朱桂龙:大湾区需加强核心科技创新

学者朱桂龙:大湾区需加强核心科技创新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朱桂龙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前沿关键核心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对区域高端前沿科技创新,以及科技产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粤港澳大湾区在产学研方面有优势也有短板,需加强前沿关键核心科技创新和提高区域创新体系开放水平,推动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专访黄天骥:研究戏曲超60载 笔下生猛、淡定岭南风

专访黄天骥:研究戏曲超60载 笔下生猛、淡定岭南风

  “文化传承不仅要挖掘古籍、专著,也要从风俗民情着手去探寻,才能以更多样的岭南风貌反哺中华文化,对文化的定义不能只局限于纸面。”谈及岭南文化传承问题,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天骥于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岭南地区市民生活状态、口耳相传的故事、民俗习惯变化等,都具有考究价值。

专访梁桂全:广东未来可持续发展须“先人一步”

专访梁桂全:广东未来可持续发展须“先人一步”

  “广东省继续在全国改革开放先行一步,必须在整体发展的战略方向上保持明晰,同时灵活利用‘后发优势’、政策优势,理论优势,才能较好地解决未来的现代化与持续发展问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知名专家梁桂全近日接受采访时,对广东省后现代化发展问题进行了阐述。

蔡鸿生著《广州海事录》细述海上丝绸之路历史

蔡鸿生著《广州海事录》细述海上丝绸之路历史

  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蔡鸿生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著有《广州海事录:从市舶时代到洋舶时代》一书,集聚其数十年海洋史与广州口岸史研究成果,立体展示广州口岸从中古到近代的海事变迁,对“海路”历史研究起到重要奠基作用。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必良:倡导南粤农业发展转型升级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必良:倡导南粤农业发展转型升级

  “广东无论是最初的乡镇企业改造,还是后来的三级股份合作制度,经验都相当丰富,这对广东未来农业转型升级积累了组织制度优势。”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院长罗必良教授于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广东农业经济发展要考虑高消费、高收益的新模式。

“针灸名家”许能贵:择一“针”爱一生

“针灸名家”许能贵:择一“针”爱一生

  一颗初心,一枚银针,穷极一生追一梦。为了一句“针灸能治疗中风”,许能贵花了一辈子的功夫。因为些许中风后遗症,他现在的步子略微有些趔趄,但丝毫不影响他前进的步伐。针灸学是中医学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许能贵正努力让这颗明珠向世界发出耀眼的光芒。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张振刚:数据赋能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张振刚:数据赋能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

  张振刚认为,广东的智慧城市建设要融入双循环,融入大湾区,以数字经济创新促进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大力推进数字化治理、数字价值化、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开展高水平产学研合作,在前沿技术的关键环节、重大领域实现重点突破育新机。

原广东社科院副院长周薇:广东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要从“三自”着力

原广东社科院副院长周薇:广东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要从“三自”着力

  周薇表示,打造广东文化品牌不仅意味着提升广东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强省,对于塑造中国文化形象亦有着深远的意义。广东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要从“三自”,即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着力。

84岁仍坚持一线 钟南山:希望能活到2035年

84岁仍坚持一线 钟南山:希望能活到2035年

  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钟南山获颁“共和国勋章”。谈及去领奖的细节,钟南山顽皮地说:“大家都知道,我年纪也很大了。所以走上红地毯去领奖的时候,我就走得快一点,故意想要展现自己还没老,还能干点事。”

国医大师禤国维:广采各家长 扬名海内外

国医大师禤国维:广采各家长 扬名海内外

  禤国维是第二届“国医大师”。1963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顾问,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等,被称为“皮肤圣手”。

学者:海外汉学对中国本土学术创新有启示意义

学者:海外汉学对中国本土学术创新有启示意义

  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闫月珍近日接受采访时称,海外汉学对中国文学的阐释,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跨文化、跨语言、跨国别传播,也是中国当代学术发展的重要部分,其经验对中国本土现代学术的传承创新具有启示意义。

学者:湾区内地城市媒体产品应对接港澳居民需求

学者:湾区内地城市媒体产品应对接港澳居民需求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媒体融合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媒体产品要提高与港澳居民的相关性,主动对接港澳居民的需求,才能走出广东区域,辐射港澳。”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支庭荣近日接受采访时称。

中大教授: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 广东必须再次站出来

中大教授: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 广东必须再次站出来

  中山大学世界经济和金融学教授、中国转型与开放经济研究所所长王曦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作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先行先试,创造了大量先进性经验并复制推广,对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及对外开放的推进等产生了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