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闻网
广东海洋大学硇洲族大黄鱼人工繁育技术获突破
中新网广东 | 2025年04月09日 18:07

  4月8日,广东海洋大学在湖光校区举办海水种业科技成果发布会,并揭牌“硇洲族大黄鱼研究中心”。该中心依托学校学科优势,重点围绕资源与育种、健康养殖、保活加工、养殖装备、产业经济等方向,开展硇洲族大黄鱼全产业链发展关键科学问题和“卡脖子”问题技术攻关,推动大黄鱼深远海养殖技术创新,也标志着广东海洋大学在海水鱼类种质创新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硇洲族大黄鱼研究中心”揭牌。谢剑锋 摄

  据了解,2023年,广东海洋大学将硇洲族大黄鱼人工繁育作为学校的“揭榜挂帅”重点项目。科研团队历经艰辛,突破重重难关,解决了采捕野生硇洲族大黄鱼“离水易死”的难题,攻克了活体长途储运“易应激”问题,构建了野生硇洲族大黄鱼亲鱼综合驯化技术体系,驯化成活率达59%。团队还开发了野生亲鱼工厂化室内强化培育技术,突破了野生硇洲族大黄鱼人工繁育技术,构建了硇洲族大黄鱼规模化苗种培育技术体系,目前已培育出苗种和仔鱼超100万尾。

  3月31日,广东海洋大学首批人工繁育的鱼苗完成测产验收,标志着硇洲族大黄鱼种群人工繁育的关键空白被填补。硇洲族大黄鱼野生亲鱼子代规模化苗种成功培育,将为大黄鱼产业化发展提供充足稳定的苗种供应,对推动广东省硇洲族大黄鱼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打造新的百亿级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意义。

  发布会上,广东海洋大学以视频、展板、宣传页及实物等形式,集中展示了海水种业领域的系列成果。广东海洋大学科研团队突破了硇洲族大黄鱼、章红鱼规模化人工繁育关键技术,为广东发展特色海水鱼产业提供新方案;打破种业“卡脖子”困境,攻克种质退化技术难题,培育出南美白对虾“兴海1号”、扇贝“橙黄1号”、马氏珠母贝“海选1号”等国审新品种,并实现生蚝中远海规模化养殖。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校企科技成果转化签约仪式,广东海洋大学6个海水品种(硇洲族大黄鱼、章红鱼、南美白对虾、扇贝、马氏珠母贝、生蚝)科研团队负责人代表学校分别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谢剑锋)

责任编辑: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