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6月5日电 (记者 郭军)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特别策划的“看见手艺 遇到岭南”文化遗产周活动5日在暨南大学开幕。
启动仪式上,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孙彧表示,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建校至今,共培养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7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各类人才50余万人。该校通过国内高水平研究平台、国际化文化交流平台、海外教学和研究机构等多种类型交流平台的建设,增强了海内外暨南学子,特别是华侨华人、华裔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认同感,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广东省外办原主任傅朗表示,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是国内较早将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相结合进行研究的高校研究机构,也是国内高校首个专门开展“一带一路”中国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的机构,在人才培养、培训和国际文化交流传播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广东省工艺美术学会会长花红林表示,岭南手工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举办这次文化遗产周系列活动,非常有意义,能够让学生和社会各界更好地认识岭南手工文化遗产的魅力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平介绍,文化遗产周活动的举办,旨在为青年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人提供展示的平台和机会,也让在校学生了解、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
据悉,此次文化遗产周活动主要有非遗分享、非遗作品展示、非遗轻体验三大板块内容。6月5日、7日和11日分别有麒麟舞、陶塑瓦脊制作技艺和广绣刺绣工艺三位青年传承人的分享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