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被称为彩片或者美瞳的彩色隐形眼镜产品,在线上市场迎来快速增长,生长出名副其实的“眼球经济”。在拼多多平台上,今年618期间,美瞳产品保持迅猛的增长势头。其中,国货品牌表现突出。
行业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1年间,国内美瞳市场规模从42亿元增长至282亿元,消费主力群体不断扩容。据Mob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中国美瞳行业规模可达500亿元。
甘肃省第十二届政协委员、康视达科技集团创始人唐顺初表示,很长一段时间,美瞳市场没有国货品牌。但如今,无论是品质、价格,还是花色设计,韩国美瞳产品已在国内失去竞争力。
唐顺初是国内第一批自研美瞳制造的企业家之一。在这批先行者的努力下,美瞳逐步实现国产化,且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小小美瞳,拿捏
唐顺初与眼镜结缘整整40年了,他认为开店、做百货生意只是谋生手段,研发、制造国人自己的隐形眼镜产品才是他的事业。2005年,康视达正式成立。
2012年,当时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首次对彩色隐形眼镜提出监管要求,自该年4月1日起,生产和经营彩色隐形眼镜,需取得该类产品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以及相应生产、经营资质证书。同一年,康视达的隐形眼镜终于走出实验室。
不止康视达,2005年后,国内大陆地区先后成立了多家隐形眼镜制造工厂,并逐渐成长为这个行业的“隐形冠军”。
金义霖也是国产隐形眼镜的“掘井人”之一,2009年,他在东北创办了吉林瑞尔康隐形眼镜有限公司。
通过不断摸索、精进工艺,瑞尔康在2014年成功研发内面覆膜印染技术工艺,并取得发明专利,解决了当时常见的美瞳掉色问题,2015年实现了模具全自主生产。“发展至今,我们的生产工艺和材料已完全摆脱对海外企业的依赖。”金义霖说。
摆脱日韩品牌的思维定势
依托国内逐步成熟、完备的生产线,越来越多国产美瞳品牌相继诞生。
卡乐芙和润瞳是上海加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加亮”)旗下品牌。上海加亮在2008年成立之初主要销售进口产品,伴随美瞳逐步国产化,康视达、瑞尔康等大陆生产企业成为其主要供货商。
2014年始,隐形眼镜的监管政策在此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细化。次年,美瞳品牌独立入驻电商平台的限制逐步放开。“政策虽然‘松绑’了,但部分平台彼时依然采取定向邀约制,大量合规经营的国内企业都被‘拒之门外’。”上海加亮创始人李加亮回忆道。
多番考察后,2017年初,李加亮决意在拼多多“试水”。半年后,他在年中总结时意外发现,该平台的单日订单量已达到5万单。这一亮眼成绩让他决定将拼多多作为主阵地,全线布局品牌产品。
目前,上海加亮已成功孵化十余个品牌,其中,拼多多平台的订单量占全渠道总量的70%。同时,为了对新兴消费趋势和热点作出快速反应,公司还成立了独立的花纹设计团队。
订单更稳 国货更好
依托国内日臻成熟的隐形眼镜生产线,在线上平台的加持下,包括可啦啦、拉拜诗、卡乐芙、润瞳、轻眸等国货品牌在近十年内飞速成长。
大量消费需求通过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传递到工厂端,为隐形眼镜工厂带来了优化工艺、提升效率的动力。
据介绍,5年前,大陆隐形眼镜工厂所有的产能加起来一个月约生产1000多万片,现在一个月的产能已将近2亿片。
目前,不少隐形眼镜工厂还着意涉足更上游的隐形眼镜原材料研发。硅水凝胶材质相较市面主流的水凝胶材质能大幅提升隐形眼镜透氧率,提升消费者长时间佩戴的舒适度,成为隐形眼镜工厂的研发重点。
康视达也将硅水凝胶材料研发作为核心项目。“硅水凝胶材料的优势是透氧率高,但缺陷是延展性较差,且容易干,我们正在进行组分配比,研发出兼具高透氧、高延展和舒适度的硅水凝胶产品。”唐顺初说,未来,相关产品也会通过各大品牌上线拼多多等平台,让消费者用上更好的国货美瞳。
原材料开发的难度更大,但唐顺初很有信心:“中国制造的潜力很大,只要消费者有需求,工厂有订单,多难的研发我们都有信心自主完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