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拼多多发布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拼多多二季度营收970.6亿元,略低于市场预期,但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速。
但在财报发布后,拼多多的股价却经历剧烈波动,跌幅一度达到30%,这主要源于拼多多管理层对未来战略的一番表态。
拼多多陈磊表示,平台将通过“扶持与治理”并举的方式,继续完善生态建设,未来一年将投入百亿资源包扶持新质商家,并坚决地进行商家生态治理。
此外,陈磊还提醒投资人,“管理层已达成一致共识,做好了牺牲短期利润,长期投入的准备。未来几个季度拼多多的营收、净利润增幅降低,将成为趋势。”
对于市场而言,持续投入平台生态,减免百亿手续费,意味着未来的营收、利润都会受到影响,这也是股价剧烈波动的原因,拼多多的管理层对此未必没有预期,但仍然坚定的选择进入长期投入,更凸显了拼多多即便牺牲短期市值,也要坚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决心。
左手扶持右手治理,高质量发展动真格
在电话会上,拼多多宣布将投入百亿扶持新质商家,并为优质商家减免百亿服务费,再度深化高质量发展战略。
目前,拼多多已向商家推出资源位技术服务费、推广软件服务费可退权益。以技术服务费可退权益为例,不仅适用于活动期间用户取消、退款的订单,也包含用户收货后的退货退款订单。
另一方面,拼多多也在同步强化平台治理。财报显示,二季度拼多多的研发投入同比增长6%达到了29亿元,主要用于平台运营、研发。
创立至今,拼多多已具备相当的规模和体量,生态内早已聚集了海量的用户和商家,保护优质商家与消费者,也是题中之义。
通过惩处不法作弊商家,平台得以保护优质商家,杜绝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商家通过优质商品、优质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购物体验,满足消费者需求。优质商家获益后也得以做大,最终形成生态内的良性循环。
扶持新质商家,助推产业升级
中国有两百多个产业带,此前以中小工厂为代表的中小商家,一直游离在电商平台的边缘地带。拼多多出现后,以厂牌为代表的白牌,才逐渐走向舞台中央。
此次电话会上,拼多多提出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投入100亿扶持新质商家和新质产业带发展,这群中小商家势必将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据介绍,拼多多大力扶持的新质商家,是一批具备产品、技术创新能力的产业带商家,并以此带动农产区实现产地品牌,产业带实现转型升级。
继续重仓农业,推动科技下乡
电话会上,陈磊还表示拼多多仍将重仓农业。
比如,拼多多的“农云行动”在二季度通过深入各大农产区的田间地头,先后推动仙居杨梅、广东荔枝、山东大樱桃、阳山水蜜桃、新疆哈密瓜等时令水果出村进城,在百亿补贴、秒杀等活动的加持下,成为知名的产地品牌。
同时,二季度拼多多先后投入了“第四届多多农研大赛”“科技小院”“第七届多多读书月”等多个项目。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同设立的农研基金,已逐渐开花结果,投资的多个项目均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拼多多方面表示,重仓农业也是平台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正如陈磊所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公司规模越来越大,我们还将升级公司的治理结构或分配方式,来适应不断前进变化的时代,更多地反哺社会,反哺农业和产业,为需要帮助的最普通的老百姓多出一份力,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从短期来看,眼下拼多多扶持新质商家,继续重仓农业,将牺牲掉不菲的利润,看起来是一笔并不“划算”的账。但从长期来看,优质商家与新兴产业带的崛起,农产品上行效率的提升,将转化为平台的高质量增长引擎,实实在在又是一笔回报极高的投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