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9月10日电 (记者 郭军)“国际绿色能源产业投资大会”9日在深圳举行。会上,毕马威中国推出《新能源企业“出海”系列之驶向中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深入解读中东北非能源产业发展及转型现状、未来规划及中资投资机遇。
《报告》提出,近年来,中东和北非国家逐渐意识到能源转型的急迫性,纷纷发布国家能源转型战略。
毕马威中国董事、亚太区及中国能源及天然资源行业主管合伙人蔡忠铨指出,长期以来,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积极推动双向投资合作,已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综合性合作机制。在政策方面,中阿合作领域逐步构建起“1+2+3”的格局,其中的“1”指能源合作,占据着主轴地位。尤其在新能源合作方面,双方供需互补、互有需求,存在广大的拓展合作空间。中企不仅积极参与阿拉伯国家石油和天然气全产业链开发,还在当地承建光伏、风电等发电项目,以及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助力优化电网运行。与中企到东南亚等地区建厂有明显不同,中国光伏企业在中东多采取合资建厂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通过集体决策降低风险,实现收益共享,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质量。
《报告》认为,当前中企从扬帆出海到落地生根还存在目的地选择不明确、海外投资进入模式选择困难、行动计划时间节点把控不到位、落地运营缺乏协同打通、供应链规划缺乏全局视角、合规风险愈发复杂和多样化、数字化管理风险告警不及时等诸多挑战。
《报告》提示,企业应对中东市场进行深入的市场可行性研究,从宏观经济环境、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从市场进入、市场定位等角度实施有效的市场策略,通过精细化的项目经济性评估和有效的当地资源触达策略,能够更好地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