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11月15日,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水务论坛暨第十五届深港珠澳供水界学术交流会在深圳举行。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水务单位、行业院士专家、产业链企业代表等汇聚一堂,共谋资源共享、智能服务、协同共生的湾区水务发展新模式,共同开启供水合作交流的新篇章。
【解说】会上,深圳市副市长张华介绍了该市在水务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她指出,深圳水务持续以科技赋能为引领,深度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水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未来,深圳市政府将继续支持大湾区水务事业攀上新高峰。
【解说】深圳市水务局党组书记胡嘉东回顾了近年来深圳市水务工作的成效。他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与各兄弟城市深化水务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探索水务管理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希望参会的院士专家、企业代表大胆建言,启迪智慧,为大湾区水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解说】深圳环境水务集团总裁龚利民在发言中回顾了该集团为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水务合作所作的贡献,包括建成了首个创新协同型水务综合体,实现了绿色能源与水务设施的创新融合,与多家全球机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等。
【解说】主论坛上,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主旨报告。侯立安院士以《新膜制备健康水的关键技术难题及应对策略》为题作报告,任南琪院士以《城市水系统数字孪生规划与智慧管控》为题作报告,彭永臻院士以《颠覆性AOA新技术研发与实践——城市污水除磷和极限脱氮》为题作报告,马军院士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供水龙头水质安全保障对策与技术进展》为题作报告。与会专家认为,粤港澳各水务单位应加强在体制机制上的对接,探索粤港澳大湾区水务交流合作新路径。
【同期】深圳环境水务集团技术部部长 汪义强
刚刚我们在现场聆听了4位院士讲解的行业发展新成果、新趋势,未来我们也将力争使这些新技术、新理念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香港和澳门在体制机制上与我们内地有不同,这也恰恰是我们要从政策法规除了技术以外的我们要去进行研究。其实无论是在供水还是在排水,在水环境治理、在污水处理、在环境治理,我们各方面都在积极地对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