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学者解读晚清广州沙面租界的治理模式
2025年01月13日 13:58
来源:中新网广东
图为广州荔湾沙面。广州市荔湾区委宣传部供图
图为广州荔湾沙面。广州市荔湾区委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广东新闻1月12日电 (记者 孙秋霞)广州荔湾历史文化科普讲座12日在沙面举办,本期讲座主题是“晚清广州沙面租界周边地区的治理与华洋关系”,暨南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梁敏玲表示,自晚清以来,如果不是广州人民坚持不懈一次又一次反抗斗争,列强殖民者早就跨过沙基涌,将势力范围扩张至西关地区。

  位于广州西关地区的沙面岛,是一处极为特殊的地理存在。梁敏玲指出,自沙面租界建立后,英法领事便不满足于岛上的“自治”,而是积极干涉租界周边事务。更因为沙面租界周边与商馆区旧址相邻,使得十三行时期南海县丞与驻防的绿营官兵参与此处涉外日常治理的模式在晚清延续扩充。面对侵略势力的日益扩张,租界周边的治理形态也逐渐发生变化。

  梁敏玲围绕沙面租界周边商业发展历史和治理秩序问题进行分享。她介绍,尽管外国的洋行、教会等在租界周边握有大量产业,中外产权交错,但租界周边地区行政权仍在中方手中。因此,英法领事对租界周边事务的干涉方式是间接的,主要通过中方制度与人员来实现。

  梁敏玲提到,民国以降,20世纪20年代后,沙面防务已由外国军队与英法工部局掌控。尽管中方一直掌握沙基和沙基涌的管理权,且中国民众反对不平等条约的声浪越发高涨,但英法领事仍企图干涉控制租界周边地区。1925年震惊中外的“沙基惨案”,正是晚清以来英法干涉侵扰沙面租界水陆周边治理秩序的延续和扩大,手段从交涉渗透升级为不加掩饰的暴力。

  梁敏玲表示,晚清以来广州民众多次发起抵制英法的抗争运动,沙面租界一直未能拓展,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人民坚持不懈反对帝国主义的努力。(完)

【编辑:方伟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