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7月29日电 (记者 许青青)由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策划主办的《“造物有道·创意无界”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意设计(创意100)人才培训计划五周年成果汇报展》近日在暨南大学四海艺术空间开幕。该展将于9月1日对外开放,展至2026年。
据介绍,本次活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特别策划,北京陈江和公益基金会资助。项目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意设计人才培养,邀请了40多位海内外创意设计领域专家学者授课,五年来共培养了109位青年创意设计人才。
本次展览展示了50多位学员的优秀作品,包括传统手工艺汝瓷、千层底布鞋、贵州苗族服饰、时尚首饰、公共空间设计,以及视觉交互装置、VR沉浸式体验、AI辅助设计等。
其中,《汝瓷新生》作品中,汝瓷的碎片与蓝色的剪纸蝴蝶以优雅的色调展开跨越千年的对话。“时空隧道”互动装置让观众在沉浸式空间中与身穿民族服饰、演唱侗族大歌的虚拟角色实时交流;“绕言绕语”系列时装以黔东南非遗染织技艺为灵感,融合青花瓷纹样与现代剪裁,展现出传统技艺的当代表达与国际化审美。
项目总策划、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平教授介绍,本计划希望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创意的源泉,用当代的审美眼光和先进设计理念,把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变得更加精致、时尚,成为产品、作品、艺术品以及生活用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当代转化做出积极努力和探索。
她表示,今后项目将加强学员创意设计作品的务实性,包括可转化、可应用以及可复制等,并推动优秀作品与成果走出湾区、走向世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