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江非诗集《大地为万物彻夜生长》广州首发
2025年09月05日 10:33
来源:中新网广东
活动现场。受访方 供图
活动现场。受访方 供图

  中新网广东新闻9月4日电 (记者 程景伟)有情人写有情诗——江非诗集《大地为万物彻夜生长》首发式日前在广州珠江公园湾区书屋举办。

  《大地为万物彻夜生长》精选了江非141首创作于2021-2024年之间的诗歌,以及少数2021年前的代表作。诗集分为“好的邻居”“柴木与斧柄”“剩余之物”三辑,其中有具体的乡村生活经验,也有抽象的关于生命、死亡、语言、思想的思辨与诘问。

  作为“自然主义”代表诗人,诗人将眼光投注于动物、植物、田野自然和人的内心与生活,时间流淌在这本诗集的字里行间。他在记忆与日常里捡词语,用悲悯的心灵写出关心人类的诗篇:“人活着,人希望,人在孤独中相爱”。

  “诗歌是一种提醒。最常见的东西往往被我们熟视无睹,这时候诗人的意义就出现了。”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谢有顺分享道,江非作为一个自然诗学的诗人,他写杂草、白鸡、割草机,他不断地返回自然,返回生命,书写简单的劳作,用诗歌回到这个世界原初的简单的场景里面。

江非诗集《大地为万物彻夜生长》。主办方 供图
江非诗集《大地为万物彻夜生长》。主办方 供图

  诗人黄礼孩称,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每天有大量的植物、动物在消失。江非用文字书写他生命中所经历的东西,他童年时代、少年时代所生活的土地,包括到了海南也一样保持着跟土地、跟自然、跟生命的连接。

  《大地为万物彻夜生长》作者、诗人江非分享了诗歌写作的经验和历程,“从11岁开始写下第一首模仿普希金的诗,到现在已经整整40年了。偶尔提笔写几首诗,已经成了生活的习惯,或者是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完)

【编辑:方伟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