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公园是广州市内最大的综合性公园,越秀公园最早由孙中山先生提议创建,自1927年至今已有90多年历史。历史上又称越秀山、观音山,越秀山以西汉时南越王赵佗曾在山上建“朝汉台”而得名。公园所在地越秀山是白云山余脉最末的丘陵,龙脉在此结穴,明代以前,越秀山为广州主山,明代以后其主脉成为了广州传统中轴线的起点,是广州历史文脉起点和岭南文化的集中代表。
越秀山的木棉自古享有美誉,不仅数量达到143株之多,其中还有不少为百年古树,清著名学者黄培芳誉之为“半里飞红惊火树”,民国岭南画家陈树人《碧嶂红棉》写下“揽辔越王台上望,鹧鸪声里木棉红”,高奇峰《题画红棉》咏叹“万紫千红空烂漫,孤标毕竟胜凡株。”数位文人墨客用诗作描绘着越秀山的木棉花开的壮美景象。
广州人对赏木棉的热爱,在清代达到一个高潮,“羊城古木棉八景”之说口耳相传。其中越秀山上的“越王故台”就位列八景之首,即为今日越秀公园纪念碑一带,越王故台古之楚庭牌坊旁的古木棉树群。
沿着百步梯拾级而上,树龄约173年的古木棉(编号44010400111000035)盛放,中山纪念碑在木棉映衬下,既有英雄气概,又庄严肃穆。火红的木棉花犹如一团团焰火,洋溢着奋勇争先的新气象,在传递和延续着英雄城市的风貌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