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光孝寺幽深的古刹庭院中,一株编号为44010400412100068的诃子树静静伫立,它扎根于大雄宝殿后方西侧,与古朴庄重的瘗发塔隔院相望,宛如一对守护古寺的老友。这株树龄已达156年的古树,树干粗壮挺拔,需数人合抱,灰褐色的树皮布满了深浅不一的沟壑,那是百年风雨镌刻的岁月痕迹。
据《光孝寺志》记载,在明末时期,光孝寺内的诃子树并非如今的孤株,而是数量多达50余株。然而,历经数百年的朝代更迭、战火侵扰与自然变迁,曾经的诃子林逐渐凋零,如今寺内仅存1株,它就像一件稀世珍宝,凝聚着时光的沉淀,见证着古寺的兴衰。
有学者认为,从光孝寺种植诃黎勒的时间和规模来看,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港口,很可能在东汉末年虞翻来到广州以前就已经形成。
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冲刷着过往的痕迹,却带不走这株诃子树的坚守。它犹如一位沉默的时间行者,在光孝寺的庭院中久久伫立,历经百年风雨而不倒,默默守护着这一方水土,也守护着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的辉煌记忆。
如今,每当游客来到光孝寺,总会在这株诃子树下驻足仰望,触摸着粗糙的树皮,仿佛能透过时光的缝隙,窥见千年前商船云集、驼铃阵阵的丝路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