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有俗语:“未有羊城先有光孝,未有海幢先有鹰爪。”先有鹰爪花,后有海幢寺,是确切的历史事实。
据史料记载,海幢寺内的鹰爪花古树(编号:44010500710100004)植于明代,树龄约418年,树高约4米,历经400多年风雨,枝杈苍劲,终年翠绿,攀旋于六角石柱围栏架上,姿态优美。鹰爪花花期长,几乎终年开花,花形如鹰爪悬垂,奇特而芳香,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果实状如橄榄,数十枚相叠成聚合果“攒簇如桃”而得名鹰爪桃,成熟时呈黄色,呈现一派秋实景象。古鹰爪花生机盎然,形美花香,四季有景致,这一优美的园林胜景闻名遐迩,成为寺中一瑰宝,深受宾客赞赏。
明末清初,光牟、池月两位僧人向园主郭龙岳募缘得地块建佛堂,在门额上写上“海幢”两字,这就是最初的海幢寺,佛堂就建在这株“佛花”旁边。信众慕名而来观赏,问及花名,大师说:“这是远渡重洋从西方古国引来的奇花异草,其形状如鹰爪,就叫鹰爪兰吧。”从此沿用至今。僧人们对鹰爪花悉心呵护,搭起围栏和花架,鹰爪花攀援而上,日益繁茂,渐成胜景。
闲步海幢寺绿荫中,观高仅盈丈的鹰爪兰,那低调的外形让人以为不过是普通一丛灌木,极易被忽略。而每到春夏之际,淡绿轻黄宛如鹰爪般的花瓣满垂,在清晨与黄昏时分散发出阵阵馥郁,使人流连忘返,顿时忘掉了尘世的种种烦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