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广东新闻11月4日电 (索有为 肖明葵 杨昆 张荣)陆丰核电5、6号机组取水暗涵及防渗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日前顺利完成,为机组冷源取水与商运投产筑牢基础。
作为贯彻“3060”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陆丰核电项目对粤东清洁能源利用与绿色转型意义重大。中交四航局承担了基坑开挖、暗涵主体等10个单位工程,建成后将构建核电与海洋的“连接界面”,拦截异物与海洋生物,保障取水安全与核安全。
项目面临多重施工难题:地质上砂层渗透强、地下水位高;结构采用内径超8米的S型大直径圆洞,转弯半径小且“内圆外方”,作业空间受限。

据项目相关负责人李伟介绍,团队创新采用高压旋喷工艺控制围堰渗漏,结合重大工程经验制定“防渗墙+深基坑+分段式大型沉管”方案,其中超8米圆孔结构为核电工程首次应用。更以“轨道式液压行走台车+定制圆弧钢模板”系统搭配分块模板工艺,使模板周转利用率提升30%,混凝土浇筑效率提高25%。
工程质保等级与核岛同级。团队建立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钢筋编码、混凝土配比等数据全录入数字化系统,实现50年可追溯。针对超8米暗涵±2毫米的拼装精度要求,7次优化支撑方案;通过冷水机降温、实时温控等手段,将9.5万方混凝土温差控制在25℃内,规避裂缝风险。

30米深的一级风险基坑施工中,团队以“微差爆破+动态监测”将振动控制在2.5厘米/秒内。2024年11月,针对泵房前池5吨内模台车斜坡移动难题,经72小时模拟制定“双重防护”方案保障稳定。(完)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8;京(2022)00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