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赤坎区以头号工程的力度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坚持产城人文乡融合的发展理念,全力打造高度城镇化下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特别是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上,有着红色历史文化底蕴的北桥丰厚村、民俗文化积聚的调顺村等一批“乡村新景”,目前正成为热门网红打卡地。
2023年,调顺村成功入选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赤坎区同期入选的还有北桥街道金田村、丰厚村、文章村和南桥街道百姓村。在调顺村,6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独木成林,生动有趣的文明墙绘映入眼帘,全面硬化的山村路网纵横交错,漂亮的民居依次排开。走进调顺村民俗文化园,这里一池碧波,与九曲桥相通。调顺祖庙,古色古香、恢宏大气,双面瓦脊横贯全顶,顶上人物栩栩如生,奇伟瑰丽。
近年来,调顺村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契机,立足“一岛一村半座城”,定位打造国际文化旅游美食岛,突出坚持党建引领,打造产业强村、文旅兴村特色。推动一批老旧建筑修缮与复建,持续挖掘文化新内涵,从多维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用更多元、更创新的方式激活民俗文化、升级文旅形态,促进村落可持续发展。
随着民俗文化园3A旅游景区、休闲农业研学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的落地,调顺村的文旅资源得以串珠成链,海岛渔村的风貌得以重现,唤起市民游客乡愁记忆。结合当地美食文化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顺村还力求打造集美食体验、文旅休闲、住宿为一体的特色文创美食聚集地,点亮文旅融合新业态。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赤坎实现“产城人文乡”深度融合的重要基础,也是赤坎民心所向。纲举目张,谋定后动。2023年以来,赤坎区举全区之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推进3个涉农街道乡村振兴示范“一带一圈一点”建设,重点抓好省级典型村选树培育,4个村获评湛江市文明村,38条自然村全部实现村内道路硬底化和生活污水收集治理,无害化卫生户厕完成率达100%,16个行政村均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其中10个已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赤坎已然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休闲度假的乐园、投资兴业的沃土。(谢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