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9月26日电(张璐 钟欣) 走访一线,向生产车间学习,探寻广东高质量发展路径,我们来到“中国塑料鞋之都”——湛江吴川市。这里汇聚塑料鞋制造企业近400家,年产值80亿元(人民币,下同),是中国塑料鞋三大生产基地之一。
走进吴川市全兴鞋业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兴鞋业”),车间机器轰鸣运转不停,工作人员有条不紊整齐有序。全兴鞋业总经理杨杰伟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说:“湛江的奥运健儿穿着我们吴川特色拖鞋领奖,以‘冠军同款’效应直接拉动我们的订单上涨,我们的产品受到越南、菲律宾等RCEP国家青睐,近期签下了多张大额订单。”内敛的脸上目光坚定。
吴川塑料鞋业的崛起
20世纪80年代,湛江吴川塑料鞋产业开始兴起,与月饼、羽绒产业并列吴川工业的三大支柱产业。2019年,吴川市获授“中国塑料鞋之都”称号。目前,吴川市塑料鞋产量已占全国三分之一,年产量达25亿双,年产值约80亿元,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并出口非洲、中东、东南亚、南美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湛江海关统计,2024年前7个月吴川市出口鞋靴产品9659.9万元。
吴川塑料鞋产品现有EVA时尚鞋、凉鞋、拖鞋等2000多个款式,拥有100多个自主品牌。当地的“凉拖鞋PVC及EVA自动化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已被纳入广东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库。
全兴鞋业的全球化之路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们拥有了两大鞋业生产基地,除了鞋业生产,还成立了亚细亚(乌干达)国际贸易公司、中兴(安哥拉)国际贸易公司、兴利迅(刚果金)国际贸易公司、中发(莫桑比克)国际贸易公司、亚布杜(肯尼亚)国际贸易公司,越海(越南)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多家进出口贸易公司,将产品远销世界各地”杨杰伟自豪地说。
创业不易,出海更难,从吴川到广州再到非洲,每一步都充满考验,“20年前,为开拓市场,全兴鞋业董事长杨帝林只身一人来到商贸繁荣的广州谋求机会,一心想寻找一些外国客户,做出口生意,于是免费赠送一批塑料鞋给外国客商,后来终于有位非洲商人来电联系说鞋子非常好卖,希望可以大批量进货,从此吴川塑料鞋正式‘出海’。”全兴的这段故事如今已成为当地活教材。
杨杰伟忆述:“吴川塑料鞋未到达非洲之前,很多当地人不穿鞋,或者用旧轮胎、矿泉水瓶制作成‘人字拖’,绑在脚上。吴川塑料鞋出口非洲后,迅速风靡整个非洲。”
金融创新与企业成长的双重奏
随着市场的扩张和产品需求不断升级,全兴鞋业投入了更多资金在设备更新、技术升级和产品设计上,导致在原材料生产上资金短缺。“邮储银行了解到我们公司的融资需求后,第一时间派出信贷团队上门服务,结合企业的经营特点合理定制贷款融资方案,这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很有帮助,我们已经持续合作了许多年。”杨杰伟说。
“当前金融服务本地科创企业的痛点在于绝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不动产做抵押物,导致融资受限。”邮储银行霞山支行信贷客户经理陈凌钊表示,针对本地科创企业的痛点,邮储银行为“专精特新”等科技型中小企业专门打造“科创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特色金融产品,能为产品、技术、管理、模式等方面创新能力强、专注细分市场、成长性好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贴合度更高的贷款业务,可为流动资金贷款或固定资产贷款。
在生产车间,同行的邮储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针对小微企业融资‘短、小、频、急’的特点,会不断丰富和完善‘线上+线下’的产品服务体系,目前‘科创e贷’等线上产品能满足科创企业在技术改造、设备更新、资金周转等方面需求。”相关负责人并表示,2024年上半年,当地邮储银行湛江市分行专精特新及科创业务贷款结余占整体小微企业贷款结余的45%。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吴川塑料鞋业正借助金融的力量,实现从地方特色到全球市场的华丽转身。邮储银行的金融创新,不仅为吴川塑料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更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