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三周年 供电服务再上新台阶
2024年11月04日 19:41
来源:中新网广东
横琴澳门客户服务中心(南方电网供图)

  “这里可以直观看到实时充电的进度和价格,环境舒适且有科技感,还能同时办理内地和澳门的用电业务,真是非常惊喜。”10月28日下午,居住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澳门新街坊”的唐女士来到南方电网广东珠海横琴供电局澳门客户服务中心(下文简称“服务中心”),在“琴澳办”专区办理了电费代扣业务后,申请办理澳门地区的充电桩业务。珠海横琴供电局客户经理核准后,将相关业务传递至澳门电力公司跟进。

  不久前,服务中心这一内地首个融合澳门特色的供电服务窗口正式对外开放。服务中心配有欧标、国标充电桩,且距离“澳门新街坊”不到1公里,距离横琴口岸车程仅7分钟,方便内地和港澳的新能源车主快捷充电。服务中心还为客户了营造温馨、便捷的服务环境,当客户在等候汽车充电时,可以享用咖啡角、书屋等设施,并能通过大屏数据,查看到车辆的充电进度状态。

  服务中心是粤澳两地深化电力合作的一个缩影,也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理机构正式挂牌三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在合作区高水平打造以数字电网为承载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高品质打造接轨国际的世界一流用电营商环境窗口、高标准打造支撑全绿色动力的能源电力碳中和标杆,助力合作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服务澳人澳企 为“琴澳一体化”加速

澳门新能源车主正在横琴澳门新街坊使用充电桩充电(南方电网供图)

  背靠小横琴山,面向天沐河的横琴“澳门新街坊”项目是粤澳两地合作建设的综合民生工程,为澳门居民提供优质的生活空间和服务。

  自今年1月2日,“澳门新街坊”为首批澳门业主发放房产证和新房钥匙以来,“澳门新街坊”的吸引力日益增强,合作区的“烟火气”变得浓厚。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澳门新街坊”居民用电量从今年的1月份到9月份已增长超17倍。

  致力于加快建设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家园,珠海横琴供电局全力打造整合“粤澳”特色的优质供电服务模式,通过建设欧标充电接口的充电桩、与澳门电力公司实现互相收资的“琴澳办”模式、全国首个“三语四体”电力客户服务平台、外币POS机电费支付渠道、多语种纸质账单等方式,让澳门同胞来到合作区后能体验到南方电网满满的诚意。

  以“澳门新街坊”为例,珠海横琴供电局在硬件上不仅为其建设小区充电站,配置6个22千瓦欧标和2个15千瓦国标充电桩,澳门居民使用充电桩接电更便捷、更省钱、更安全。此外,珠海横琴供电局还在澳门新街坊“长者服务中心”设立供电服务专属坐席,让澳门居民在小区内就能享受一站式的供电服务。而这仅仅是珠海横琴供电局聚焦服务琴澳企业用电需求的其中一例。

  为不断优化合作区用电营商环境,珠海横琴供电局还创新推出大客户办电“见面办成”快捷服务模式,用户报装当天就能实现装表送电,让琴澳企业感受到“横琴速度”。

  高可靠供电 用电“无感知”

  随着琴澳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合作区人气越来越足。横琴马拉松、横琴天沐河2024盛夏音乐会、长隆海洋王国……丰富多彩、多元交融的琴澳文化生活,离不开电力赋能。

  “我们着力推动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以科技赋能提升运维管理。”珠海横琴供电局副总经理刘尧介绍,目前,该局在横琴边端侧建成“广泛连接、数智驱动、开放共享”横琴特色数字电网应用平台,支撑合作区电网“数智化”管理生态建设。

  刘尧介绍指出,应用平台实现对电网“脉动”的实时监测,生产指挥中心能够第一时间接收设备运行状态变化、电能质量波动等方面的异常信号并迅速响应。此项技术的应用,成功实现今年合作区村居、小区试点区域内零重过载、零故障、零投诉。

  此外,珠海横琴供电局还完成自动化远程运维的升级,在线上即可有效提升故障判断能力,为区域内电力用户提供更加稳定和高效的服务,在智能电网建设和远程运维技术应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搭建共享实验室 发展新质生产力

横琴数字零碳岛共享实验室(南方电网供图)

  创新不止于此。绿色能源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南方电网立足粤港澳地区资源禀赋和能源领域绿色低碳转型需要,联合澳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在合作区建设了全国首个粤港澳能源电力科研共享实验室——横琴数字零碳岛共享实验室,以更加清洁、安全、可靠、智能的电力服务推动粤澳两地融合发展。

  横琴数字零碳岛共享实验室在横琴设置了新能源并网、先进输电、智慧城市配用电等三个实体基础实验平台,深度链接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全国能源领域领军人才等研究资源,重点围绕海上风电、分布式光伏、新型储能、智能配用电、智慧用能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

  实验室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实验室将进一步完善开放共享机制,深化粤澳两地能源交流合作,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推动能源领域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沈甸)

【编辑:黄强】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