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11月24日电 (张璐) 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河源指挥部(下称“深河指挥部”)充分利用帮扶协作机制和深河两地资源,从人才培养、技术支持等全面推进医疗帮扶,让山区群众治病“有医靠”。
日前,“山海相邀深河情深”全国主流媒体河源调研活动的媒体记者前往河源和平县人民医院采访,深入了解深圳支医队伍如何“组团式”医疗帮扶,不断提升河源医疗服务质量的实践路径。
深圳市人民医院驻和平县人民医院帮扶工作队队长林二虎讲述,在和平县林寨镇务农的杨先生,前不久不慎从约6米高处摔落,经检查发现其腰椎体爆裂性骨折,如治疗不及时,神经损害将可能无法恢复。和平县人民医院为杨先生实施了手术与康复治疗。仅两周时间,他的双下肢肌力显著恢复,皮肤感觉也逐渐恢复。
林二虎说:“这类手术属于四级手术,在外科手术级别里是最高的。对深圳医疗技术而言技术难度不大,但和平县人民医院做同类手术的次数很少,过去不少百姓可能会选择到外地做手术。”
据了解,和平县人民医院在深圳对口帮扶下,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该院新开设专科专家门诊20个,开展新技术新项目68项,开展适宜诊疗技术81项,帮扶团队完成专科门诊超过5000人次,住院诊疗及会诊超过2000人次,门诊诊疗操作逾800例,完成妇产科、Ⅲ、Ⅳ级手术逾500例。
在深河指挥部、深圳市人民医院的大力帮扶下,和平县成为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和平县人民医院也成为首批达到国家县级综合服务能力推荐标准的县级医院之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