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1月5日电 (蔡敏婕 邰梦云)用一部手机拍摄眼底图像,通过语音或文字对话,约3分钟,一份眼疾初筛诊断报告就生成了……
1月4日是第七个“世界盲文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与华为联合研发的ChatZOC眼科大模型在发布半年后,实现了从科研到临床的跨越式落地,已在中国湖南、新疆、海南,以及马尔代夫等多点落地应用,为数千名患者提供服务。
根据对患者眼部问题和感受的交互,眼科大模型利用其算法能力,对图像进行质控与病变判断,为用户生成初步诊断结果及就诊建议,让用户在家里就能得到眼部健康初筛结果。
“不同于普遍认知里的人工智能模型,这位AI眼科‘口袋医生’不仅关注患者的疾病诉求,还会关注情感需求等各种问题。”中山眼科中心数智化技术研发与应用部负责人林桢哲介绍,系统能给患者到很好的反馈,就像与一位真实的医生在交流。
通过专业医学知识与大规模算力的集成,AI+医生能实现高效、低成本、覆盖偏远地区的眼疾筛查,构建智能防盲体系,完善眼病“早诊早治”闭环。
中山眼科中心数智化技术研发与应用部博士后罗明杰在当地入户随访后深有感触,他表示,随着ChatZOC眼科大模型的诞生和应用,将实现高效、低成本、覆盖偏远地区的眼疾筛查,构建智能防盲体系,完善眼病“早诊早治”闭环。
林桢哲表示,目前,ChatZOC正在试点应用阶段,接下来团队将根据应用情况对系统进行优化,并有望接入医院门诊系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