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十五,佛山延续数百年的元宵民俗“行通济”如约而至。与往年不同,今年活动在延续传统文化的热闹与温情时,供电保障技术再次迭代升级,为这场民俗盛会增添了更多科技元素。
一张图统筹全局,指挥调度更高效
“今年我们首次将行通济的行走路线、安保分区、照明范围和保供电设备整合成‘低压拓扑一张图’,实现保供电全域可视化。”南方电网广东佛山禅城供电局营配指挥中心负责人介绍,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能实时展示以通济桥为核心及周边12个配电房、6条10千伏保供电线路和上百个低压分支设备的运行状态、负载率以及环境参数,这些精准数据为主动运维和应急处置提供了有力支持。“过去靠人力巡检,现在实现远程巡视+监控指挥+现场应急+全景自愈的全场景保电方式。即便活动区域突发停电,照明也能无缝切换,市民几乎感受不到波动,真正做到“无感保电。”他强调。
作为南网智能电房V3.0设计的首个落地试点,佛山禅城供电局率先在中心城区打造新型电力系统智能配电改造升级示范区。目前,该局已建成超千间智能配电房,实现佛山中心城区智能化全覆盖。
据悉,佛山禅城供电局全面推进配电网自动化改造和自愈前沿技术落地,自动化有效覆盖率达98.76%,配网自愈覆盖率达100%,开展中低压协同自愈科技项目攻关,将中压配电网自愈模式延伸至低压配电网,开展分布式电源主动调控综合治理技术及其关键装备研究科技项目攻关等,全面提升电网数字水平,建设高可靠灵活城市配电网。数据显示,禅城区供电可靠性已连续10年位居佛山五区首位,全力支撑佛山供电可靠性连续15年排名全国前十。
智能装备革新,照亮通济灯火璀璨
小型便携式可移动智能灯架、UPS新能源方舱、加装远程直播装置的应急照明车……一众保供电设备组成的“智慧军团”,成为后勤保障亮点。佛山禅城供电局安全监管部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首次试行以小型化UPS装置为最小应急单元的保供电模式。使用UPS新能源方舱对行通济指挥部及核心区范围的照明灯进行并接,实现故障停电的紧急情况下,指挥部及核心区照明不间断运行,实现无感照明保障。
与此同时,通过在外破黑点、电缆通道等关键位置部署的30多个智能摄像头,实时查看人流密集区域的供电设备状态;使用小型智能光感照明灯组,大大减少现场人力成本90%以上,基本实现“智能化无人”安全值守。
“传统应急灯车体积大、移动难,需要手动操作,今年我们改用小型智能灯架,还能根据环境亮度自动开启。”佛山禅城供电局城区供电所现场保电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一款高约1.5米的便携灯架。这种灯架支持多台组网,后台一键控制,在人流密集区域灵活部署。活动期间,6组灯架在通济桥周边形成“无死角照明网”,若遇到停电,能够瞬间自动启动,达到“零感知”。
2025年的“行通济”,不仅是一场民俗的狂欢,更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生动注脚。“一张图、一张网、一平台”的创新实践,正展示着佛山禅城供电局在城市高可靠灵活配电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的丰硕成果,助力供电可靠性再上台阶。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钟晴
图/禅甸暄
视频/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钟晴、禅甸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