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华外同文外国语学校迎来创校十周年
2025年03月03日 09:07
来源:广州日报

  自2015年创办以来,华外同文外国语学校(原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华外”)已走过意义非凡的十年,一路茁壮成长,成为民办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十年,华外不仅见证了无数学生的惊喜蜕变,更以卓越的办学成绩和独特的育人特色,在教育界树立起优质教育的标杆。

  近日,笔者走进华外,探寻这所学校的育人密码。

  文/魏丽娜、曾俊 图/校方提供

  十年耕耘

  频频交出亮眼成绩单

  回首过去十年的办学历程,华外党支部书记、总校长朱子平满脸自豪。他表示,华外从创立之日起便前瞻性提出“启发潜能,培育全人”的办学宗旨,始终彰显“更中国 更世界”的办学特色,构建尊重、信任、乐观、关怀的校园文化,秉承“融汇中外 卓尔不群”的校训精神,建设温馨有爱、令人向往的优质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时代新人。

  “‘更中国’,是要坚守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根植家国情怀,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未来发展奠基;‘更世界’,是要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等通向世界的钥匙,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取向。”他进一步强调,在当前教育生态中,必须注重按照孩子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办事,“教育的效果不是靠时间的无限叠加、精力的提前耗费来获得的”。

  十年来,数千位家长纷纷被吸引着选择了华外。其中,有从知名公办学校半途转来的,有在国际化路线和国内中高考之间摇摆的,也有踏入校门第一步就喜欢上的,“更有松弛感”“阳光自信向上”“内驱力明显增强”“专业和职业发展方向更清晰”……看到孩子进入华外后发生的蜕变,家长们感叹“当初的决定十分正确”,“这所学校不仅是我们孩子们的求学之地,更是我们家庭教育的重要伙伴和信任之地。”家长莫志华说。

  十年来,华外以办学成绩的逐年突破积极回应外界的关注。比如学生学科统测成绩处于黄埔区第一梯队,尤其是2024年的中考,进入第一梯度线的学生占毕业年级总数的25.83%。被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录取的学生人数较往年提升了几倍,超过了毕业生总数的一半。校内“小升初”直升学生表现出色,九年一贯制优势初显。

  十年来,华外学子们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展示风采。在英语学科竞赛中,众多学生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评、演讲比赛中斩获全国一等奖、二等奖;在科技领域,学生们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等比赛中,凭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获得国家二等奖、省赛一等奖等荣誉。体育和艺术方面,学校的合唱团、舞蹈团、体育校队等在广州市校园合唱节、羊城美育节、黄埔区体育竞赛等赛事中表现优异。学校也因此获得启发潜能全球联盟优质学校成就奖、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广东省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广州市首批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等众多荣誉。

  齐心协力

  持续打造高品质学校

  一份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学校坚定优质化、特色化、国际化的办学方向。朱子平表示:“‘高品质学校’如何从理念落到现实,关键在于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和家长的积极性,并不断检测我们的行动,调控中间的差距,这是我们的底层逻辑。”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华外汇聚了一批优秀的教育人才。五年前,原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国家督学、特级教师朱子平担任总校长。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和来自“985/211/双一流”高校的教师占比均近45%。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拥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学校还设立同文教育研究院,通过引入专家指导和系统的专业培训,为教师提供成长平台,助力教师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在教学方法上,华外敢为人先地融入启发潜能教育理论及IB课程理念,摒弃传统的满堂灌,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其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同时,学校实施小班教学、选课走班、分层学习模式,积极践行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的培育理念。如今,项目制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成为课程和教学的常规,校长、老师和学生们走出教室,走进田野、自然和人文现场,在学习、实践、反思、改进的氛围中共同成长。

  在课程设置上,华外构建了多元化、系统化、进阶式的课程体系,紧密结合传统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发展指导,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在高质量完成国家义务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围绕“更中国,更世界”的办学特色,开齐开足开好丰富的校本课程。每学期200多门次的选修课,涵盖人文、自然科学、文艺、体育等多个领域,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兴趣需求。此外,与林丹、谢杏芳、焦刘洋、林书豪等世界冠军和专业人士合作,学校为学生提供专业的体育教育资源。

  蓄势赋能

  开启更辉煌的下一个十年

  当前,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朱子平透露,在人工智能方面,学校已经开展了一系列有益探索:邀请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等权威专家为教师开展讲座,分享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各学科教师在实践中积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如语文学科借助人工智能为学生提供作文点评、推荐阅读材料和练习题,还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创新融合部则在课程准备、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等环节全面融入人工智能,让学生使用相关工具辅助探究学习,通过英语阅读平台和数学在线练习平台进行分层教学,利用人工智能平台为辩论校队提供模拟场景,提升学生的辩论能力和知识水平。

  “华外将主动、全面拥抱时代浪潮,积极谋划下一个十年的发展。”朱子平表示,为帮助教师适应人工智能带来的教学变革,学校制订了完善的教师培训计划,并计划打造AI示范课,让教师通过观摩学习,更好地让AI为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赋能。

  展望未来,广州同文教育集团董事长,华外理事长、创办人贺惠芬表示,华外将继续深化国际化教育特色,进一步拓展课程的广度与深度,加强跨学科课程建设,加大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教育方面的投入,让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科技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时,依托同文教育研究院,搭建国际教育交流平台,吸引更多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汇聚广州,提升大湾区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据悉,值此华外十周年发展大会之际,学校将于3月1日举行米德学院揭牌仪式。

  米德学院是华外极具创新活力的教育资源。“Meta” 源自希腊语,有“荟萃”之意,代表汇聚多学科精华,同时在英语中有 “元”的哲学内涵,鼓励学生深度思考。

  米德学院学习空间主要位于华外同文楼八楼,综合了舞蹈、武术、击剑、戏剧、音乐、烹饪、金工、STEM等个性化学习空间与课程资源,可实现线上同步教学,为学生们提供了“全面发展 特长突出”的实践场景,增强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助力学生的综合发展。

【编辑:方伟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