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3月10日电 (记者 索有为)以“诗在AI哪边?”为主题的第14届广州花神诗歌节日前举办,为期三天的诗歌节通过诗歌创作与朗诵、研讨交流、诗歌对谈与新书发布、跨界艺术合作等方式,探讨AI时代诗歌创作与批评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花神诗歌节选定了玫瑰-草莓、蓝莓-车厘子、红酒-木棉作为花神,寓意着诗歌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花语“坚韧包容、跨界创新”及采用科技色系的粉、紫、灰、金、摩卡色和安卡拉红作为主题色,则进一步表达了广州诗歌界对于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美好愿景。
在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举行的座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知名学者和诗人,共同探讨AI技术对诗歌创作的影响与未来走向。与会者一致认为,尽管AI技术的发展为诗歌创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也为诗歌的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关键在于诗人如何把握技术,将其转化为创作的助力而非阻力。
女诗人对谈暨新书发布在广东文学馆举行,世宾、刘海玲、黛琪和画眉与从容、宝兰、杜青、王瑛等多位活跃在当代诗坛的女性诗人,就女性视角下的诗歌表达以及新书中的亮点进行交流。
在广州增城瓜岭古村兆丰阁艺术馆里,一场以“诗与AI未来之光”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拉开帷幕。随着音乐人肖烔和卜军的精彩演奏,男女诗人们和朗诵家马莉、吴林柯用温柔而坚定的声音诵读,舞蹈家龙云娜和孙乙玄的编导和演出,以及罗婧婧的主持,展现了女诗人们独特的艺术风采、诗歌跨越时空的魅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