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3月23日电 (记者 蔡敏婕)2025年疫苗与免疫大会22日在广州举行,该会议主要围绕免疫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免疫策略、新型疫苗的创新与研发、不良反应监测等议题展开学术讨论。
该会议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协办。
疫苗作为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疫苗接种过程首先模拟了病原体的感染过程,然后促使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这些保护性抗体能够特异性地识别病原体抗原,最终起到抵抗感染的作用。
肺炎球菌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细菌,也称为肺炎链球菌,可定殖于人类鼻咽部,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播形式较为隐匿。当人疲劳、感冒、抵抗力下降时,肺炎球菌便伺机入侵身体各个部位,引起一系列侵袭性或非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如中耳炎、肺炎、脑膜炎、菌血症等。
针对肺炎链球菌的疫苗主要包括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和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但是第一代肺炎球菌疫苗PPV在2岁以下儿童中的免疫原性相对较弱。
科学家们通过将荚膜多糖(CPS)与载体蛋白(如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进行化学偶联,开发出了针对幼儿的PCV疫苗,它能够激活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同时参与免疫反应,从而产生IgG抗体和记忆细胞。有实验结果表明,双载体13价肺炎链球菌多糖结合疫苗能更有效地保护受种者,抵抗相应病原体的侵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