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条例》(下称“条例”)距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成为全国首个专门针对城中村改造出台的地方性法规条例已满一年,现如今落实情况如何?
近日,广州市白云区人大云城街道工委组织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前往萧岗村,重点围绕《条例》中城中村改造中的保障村民利益、突出城中村改造公益性等方面内容的落实情况进行调研。
据悉,萧岗村行政区面积约3.56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9万人,常住人口9万余人,地处白云新城核心,毗邻白云山,紧挨地铁2号线萧岗站、白云文化广场站,地段价值优越,已是被纳入广州首批重点旧改项目的排头兵。
白云区人大云城街道工委组织驻街各级人大代表集中学习《条例》,从立法背景、主要内容、拆除建新类城中村改造工作流程及实操要点等进行细致讲解,同时还详细解读了城中村改造资金平衡方案及相关税收优惠,拆除建新、拆整结合及整治提升等城中村改造方式的实操性环节、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标准等具体内容。
会议强调,要坚持联系实际学,各位代表要把学习践行《条例》精神,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发挥自身行业及专业特长,共同推动白云区城中村改造工作走深走实、走在前列。
近年来,白云区稳步推进城市更新片区改造、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适老化改造和危旧房改造等各类城市更新项目。其中,萧岗城中村改造作为实施白云新城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发展转型的重点项目,是各级人大代表一直关注的内容。
调研组指出,城中村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部分自建房已成危房,电线私搭乱接、车辆乱停乱放,安全隐患多,抗灾能力差。同时,由于市政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缺乏,城中村“脏、乱、差”现象难以扭转,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普遍存在治安形势复杂问题。加快推动城中村改造,利国利民,更有利于城市建设发展。
调研组建议,可以将村域空间科学划分为融合发展区与差异发展区,实施差异化改造策略。融合发展区侧重外向拓展,以城市更新为主导,制定分类分期改造计划,采取拆除新建方式,加速城市化进程。而差异发展区则强调本土特色,以保留乡土文化为核心,通过综合整治提升乡村风貌,打造特色空间,结合宣传策划与活动组织,增强社区文化软实力。
城中村改造工作情况专题询问会上,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7位人大代表现场对白云区云城街萧岗城中村改造工作中群众最关心的10多个问题进行提问和追问。
白云区云城街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专题询问为契机,积极谋划推动城中村改造提升工作,多渠道保障城中村改造资金需求,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亮点,深入挖掘城中村资源禀赋,全力推动城中村改造迈上新台阶。(关翠雯 袁玉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