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6月15日电 (陈楚红 刘旭东)深圳市龙华区残障者就业创业基地(又名IC爱创空间一期)是龙华区委区政府、龙华区残联打造的为残障人士提供就业创业服务的场所。记者近日采访获悉,基地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文化融合活动和新兴技术教育,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残障就业支持路径,成为特殊群体融入社会的纽带和孵化器。
2021年该基地被广东省残联认定为广东省首家“省级残疾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该基地成立以来已成功孵化残障者初创企业45家,员工209名,其中残障者员工135名,占比65%。孵化机构涉及AI智能标注、软件开发、非遗手工等多个行业。
在非遗手工领域,残障员工参与制作香包、春联、麦杆画等传统节庆用品,相关作品不仅用于内部活动,也成为连接社区的文化纽带。此外,通过“非遗手作+电商”模式,残障伙伴制作的手工艺品通过直播电商拓宽销路。
针对居家残障女性的就业困境,基地推出美甲培训课程,由专业讲师教授化妆技巧、形象管理等实用技能。经过系统培训的学员可承接社区活动的简单化妆工作。目前首批学员中已有人员开始承接社区订单。此外,基地近期拟开展AI技能培训,提升残障员工的职场竞争力。
基地运营负责人黎智生表示,基地的运转依赖多方协作机制。其中,龙华区为基地提供场地租金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入驻企业承诺残障员工占比不低于20%,职业培训机构开发定制化课程,社区提供实践场景等等。这种模式有效破解残障就业中的“技能培训—岗位匹配—职业发展”断层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