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8月10日电 (索有为 王晨 龙凯琦)深圳晚八点文化沙龙日前迎来一场特殊的文学对话——湖北籍作家燕力带着他在深圳创作完成的长篇小说《金竹园》,与深圳大学南翔教授展开深度对谈。
这部扎根鄂西乡土的28万字力作,因诞生于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的创作背景,意外成为探讨“深圳为何能孕育乡土文学”的鲜活样本。
“在深圳的两年创作,像站在时代瞭望塔上回望故乡。”燕力坦言,2022年9月至2024年8月,他在深圳完成了这部横跨六十年的乡村史诗。这座移民城市特有的“家园记忆”与“异乡视角”,反而让他更清晰地梳理出鄂西金竹园的村落肌理。
《金竹园》巧妙运用了大量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语言,像“大爷嘎(丈夫)”“堂客(妻子)”“礓嚓子(石阶路)”这类方言的融入,让小说充满了张力。
对谈中,“深圳诞生乡土文学”成为热议焦点。燕力以自身经历给出肯定答案:“这座城市聚集了千万个异乡人,他们对故土的眷恋与回望,本身就是乡土文学的富矿。他们往返于深圳与家乡之间,对于故土的集体性记忆的打捞,孕育出独特的文学生态。”
《金竹园》以鄂西金竹园村民生活轨迹为主线,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写到改革开放的九十年代,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描写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金竹园村民生活的跌宕起伏,艺术地展现了中国农民勤劳、朴实、憨厚的特征,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这部作品自2025年5月在《湖北日报》连载以来引发多地读者共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