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拼多多发布Q2财报:“千亿扶持”生态效用显现 供需两侧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5年08月26日 00:00
来源:中新网广东

  8月25日,拼多多发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受高质量发展加大投入的影响,拼多多本季度营收增速放缓至7%,单季营收1040亿元。

  二季度,为了与商家共同应对新挑战,拼多多在“百亿减免”等惠商举措的基础上推出“千亿扶持”新战略,将高质量发展投入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量级,也首次在电商行业开启了“千亿级别”的惠商行动。

  “百亿减免”一周年,千万商家降佣增效

  去年8月,拼多多在电商行业率先推出“百亿减免”惠商政策,先后推出技术服务费、推广服务费等退返权益,持续为广大商家减佣降本。及至目前,“百亿减免”推行一年来,平台已为千万商家节省了海量的经营成本,仅推广服务费的退返就达到上百亿,很多商家每年可节省数百万推广费用,为产业的转型升级创造了更多的动力和空间。

  此外,拼多多“电商西进”行动还免除了西部地区的物流中转费,进一步盘活了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力。过去一年,西部地区的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4成。其中,日用百货的订单量实现翻倍增长,潮玩周边、宠物用品等商品的订单量增长了6成以上,家电、家居、母婴、服饰、绿植等商品也加快涌入西部地区,极大丰富了当地消费者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在河西走廊的牧区,当地牧民正拆开从拼多多上网购回来的发电机。(陈蕾 摄)

  在河西走廊边缘的马鬃山小镇,“电商西进”之后,牧民所需的生活用品、发电机、水泵、帐篷等物品在拼多多下单后,都可以包邮直达,种类丰富且更加实惠。

  二季度,基于“千亿扶持”的空前投入,拼多多持续为千万商家降佣增效,并全面扩大对中小商家、新质商家以及品牌商家的扶持力度,“多多好特产”“新质供给”等专项团队深入各地的农产区和产业带,助力当地商家及产业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的高质量发展。

  4月以来,“2025多多好特产”专项行动已经先后走进随州稻米、昭通土豆、昆明鲜花、商丘鸡蛋、抚州竹笋、仙桃水产、舟山海鲜、贵州刺梨等农特产区,针对各地的商品特点、产业优势,继续实施定制化扶持,通过丰富产品、店铺矩阵,解决生鲜商家季节性供给不足的问题,实现长效发展。

▲在云南昭通,当地土豆加工的网红薯片让农户丰产增收。(闵杉 摄)

  在云南昭通的乌蒙山腹地,当地盛产的黄心土豆口味好、营养丰富,一直都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最近几年,拼多多商家在当地开设工厂,引进智能化生产设备,将昭通土豆研发出了不同口味的薯片,在平台的扶持下成功打开全国市场,初步形成了“网红薯片”的品牌效应,把小土豆做成了大产业,还带动当地1.1万户农民增产增收。

  坚持长期主义不动摇,“千亿扶持”加大投入惠商助农

  二季度,在“千亿扶持”的加持下,拼多多“新质供给”专项行动也加大对产业带商家的扶持力度,专项团队通过走访义乌小商品、晋江零食、灌云服饰、佛山童装、威海渔具等产业带,深入了解商家的需求,分析产业的发展困境,然后利用平台的数字技术,以及黑标店铺、多多视频等新方式,积极探索产业升级的新思路、新模式。

  除此之外,“千亿扶持”也在积极赋能品牌商家,尤其是传统的国货品牌。助力国货品牌成功打开了年轻化、细分化的市场,找到了新的增长曲线,完成了战略转型。

▲在农研大赛上,参赛团队将在全人工光的植物工厂进行AI草莓种植。(韩共 摄)

  作为一家起家于农产品的平台,拼多多“千亿扶持”还加大了在农研领域的投入。7月中旬,第五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初赛正式开启,来自全球的46支团队报名参赛,呈现了AI种植、水培系统、生态育苗等多种前沿技术。在后续的决赛上,参赛团队还将带着前沿技术走出实验室,应用于田间地头,为农研商业化创造更大的价值。(完)


【编辑:黄强】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