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8月25日电 (记者 许青青)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主办,中山大学、广东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岭南文化传播研究院协办的“两岸·三山·四海”三山国王田野调研行研讨会近日在广州举行。
据了解,近期来自世界各地、包括海峡两岸的十多位学者们走访揭阳、潮州、汕头等地,开展三山国王文化调研,走访三山国王民间信俗多处标志性点位,如揭西三山祖庙、潮州饶平鸿程大庙、樟林古港及山海雄镇庙等历史古迹。
三山国王文化发源于粤东地区,迄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广泛传播至中国台湾地区和东南亚等地。三山国王宫庙遍布海峡两岸和整个东南亚地区,在学术上也成为移民史研究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的重要史证。
研讨会上,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院长陈春声认为,“三山国王”故事形成流播的历史,也就是国家意识形态和王朝典章制度在地方社会推广、普及的过程。民间社会通过对国家意识形态的认同和重新解释,维持其信仰形态的合法性。
英国欧亚高等研究院-马来西亚道理书院院长王琛发认为:“对三山国王庙的研究,检视各地三山国王组织如何构成先民开发、构建与维系社会的载体,是后世子孙努力复兴中华的责任之一。”他表示,华人把原乡文化带到南洋的同时,也会汲取当地元素,继续发展这一文化的主体性,去丰富当地多元文化内涵。
台湾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叶春荣介绍,在台湾的庙会活动上,很多工作人员都是年轻人,这体现了民间信俗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承与活力。同时,英歌舞近年来在全球网络的爆火,也展现了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