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8月27日(张璐 程远航)广州花都区水产养殖应急保障体系(以下简称“体系”)8月27日正式亮相。
仓库内,水泵、救生衣、雨衣、雨靴、电锯等应急物资分区码放;依托平安“线上化+属地化”网络,可实现“30分钟响应、2小时送达”,破解以往突发灾情物资调配滞后难题。鱼病检测车则把实验室搬到塘头——搭载多参数水质分析仪、病原快速检测仪等设备,10余项指标2小时即可出初步结果,较传统送检模式提速60倍以上。
广州市花都区天然水域广布、淡水资源丰富,是传统渔业大区。2023年,花都全区水产养殖面积约6.9万亩、养殖企业(场)1983家,水产产量8.84万吨、同比增长5.21%,产值15.91亿元、同比增长8.8%,渔业产业发展基础雄厚。
该体系由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牵头发起。“今天落地的保障体系,是我们在从化无人机防疫植保经验基础上的再升级。”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8月中旬,公司曾在广州从化区投入8台植保无人机,用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防控及粮食作物植保,单台日作业2000亩、效率较人工提升30倍,并减少15%农药用量。此次引入花都仓库的查勘无人机,将延续“科技+保险”思路,专司台风、洪涝等灾害后的快速定损与查勘,进一步提升理赔时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