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9月12日电 题:广东中烟湛江卷烟厂:以青培青锻造高质量发展青年生力军
作者 李绮娴 方伟彬
近年来,广东中烟湛江卷烟厂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企”理念,紧密围绕工厂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目标,积极探索创新青年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卷接包车间成功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培养体系,为工厂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青春动能。
“三维联动”筑基,打造人才培育全链条
湛江卷烟厂卷接包车间深入推进“三维联动”高技术人才培育工作方案,即以“导师带徒”夯实技能根基、以“跨岗轮训”拓展能力维度、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激发创新活力,构建起“选育管用”全链条人才培育机制。
近三年来,累计组织技术交流活动20余场,完成跨岗位实训超100人次,已成功培育主任技师/工程师2名、副主任技师/工程师3名、高级技师4名、技师28名,其中4人入选公司级技术能手库,1个创新团队获评市级劳模工作室,为攻克设备效率提升、质量缺陷溯源等关键技术难题提供了高技术高技能人才队伍。
系统精准赋能,铺设阶梯式成长路径
车间立足青年员工职业发展全周期,构建动态成长追踪体系,通过“三维透视”分析模型(技能图谱、成长曲线、潜力雷达)为每位青年员工精准“画像”。依托系统化、专业化、多维度的课程体系,车间深度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内容涵盖精益生产、设备维保、质量管控等12个专业模块,并与数字化转型、智能运维等前沿领域紧密结合,形成“必修课筑牢基础、选修课拓展视野、挑战营强化提升”的阶梯式培养路径,有效促进青年员工综合能力进阶,在行业内外各类技术技能竞赛中屡获殊荣。
青工培才破局,加速青年人成长成才
针对青年员工技能提升需求,打破传统导师带徒模式下“老带新”的代际沟通问题,卷接包车间创新实施“青工培才计划”,从生产一线遴选一批35岁以下的技术精湛、表达清晰、带教热情高的青年复合型骨干,组建专业“导师团”。
在生产实景中开展“案例剖析+模拟实操”双轨训练,并建立“日复盘精准纠偏、周诊断深度剖析、月闯关综合检验”的递进式强化机制,辅以动态激励机制,有效实现了“疑难问题现场解决、实践经验快速转化、专业能力稳步提升”的目标,以“青年带年轻”的方式进一步加速了青年员工技能成长。
工匠创新引领,强化实战型技能传承
为加速突破技能瓶颈,车间充分发挥“吴慧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新引擎”作用,将其打造为青年骨干的实战基地,搭建“学研用”三位一体培养体系,聚焦质量管控强化、生产效率跃升、成本效益优化等发展瓶颈问题,以实战需求为导向,组织青年骨干领衔课题攻关。单是去年,通过“导师+学员”组队创新攻关中,共有立项并实施QC课题7个、精益专题3个、经常性科研课题2个、科研项目3个,并取得了专利成果近10项的优秀成果。
湛江卷烟厂卷接包车间积极适应时代发展和企业人才建设要求,探索创新培养模式。通过推行“青年互学互促、实战锤炼成长”的特色培养方式,有效突破了传统“师带徒”模式在沟通协作上可能存在的局限。成功构建起“培训—实践—创新”相互促进、循环提升的价值链,不仅为车间内部青年人才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企业整体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营造了培育工匠精神、锻造领军人才的良好生态,为工厂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生动诠释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核心价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