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广东新闻11月3日电 (记者 陈骥旻)2025年广州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科普助力‘百千万工程’”暨新质生产力“水下机器人”专场活动3日在广州湾区实验学校举行。
本期活动以“智探深蓝”为主题,特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技术方法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宗恒担任主讲嘉宾,现场吸引了400余名师生参与。线上通过广东科技报、南方+、南沙科普和中科智城视频号同步直播,累计播放量超11万人次。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种“源火”来自南海1500多米深海底,通过“海马”号无人有缆深潜器在深海引燃可燃冰的方式获取。
陈宗恒表示,“海马”号作为我国首套4500米级深海遥控潜水器,国产化率高达90%,实现关键技术完全自主可控。

陈宗恒介绍,可燃冰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甲烷气体分子与水分子在低温高压的特定条件下,在海底形成的类冰状固态结晶物质。在南海北部海域,“海马”号搭载“可燃冰原位采集分解及引燃装置”下潜到1500多米深海底,科研人员远程操控采集可燃冰,并降压使其分解,产生的甲烷气体即为“源火”气源。随后,科考船甲板面的太阳能光伏装置发电并传输到海底,引燃气源获取“源火”。“海马”号携带燃烧的“源火”返回科考船甲板面后,科研人员将“源火”转移至“源火”盒,“源火”采集成功。(完)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8;京(2022)00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