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清远阳山:从规划蓝图到实景画卷的城镇化蝶变
2025年10月09日 18:22
来源:中新网广东
阳山县城东新区移民新村。阳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清远市辖区的阳山县锚定“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核心目标,在规划引领、人居改善、公共服务、交通升级、文化赋能等领域精准发力,逐步实现从规划蓝图到实景画卷的城镇化“蝶变”。 

  规划为纲:绘就“古今交融”发展蓝图。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国绿色名县,阳山深知,新型城镇化建设绝非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要实现生态、文化与发展的有机统一。

  为破解老县城发展瓶颈,阳山特邀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专家团队驻场调研,深挖韩愈文化、红色文化等历史底蕴与山水生态特色,从生态、文化、体育、旅游、宜居等多维度展开系统设计,形成兼具战略高度与实操性的发展方案。 

  与此同时,阳山高标准完成《阳山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编制,紧跟国家、省、市政策导向优化规划内容,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坚实保障。

  人居提质:从“住有所居”到“宜居宜美”。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阳山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抓手,通过党建引领、问计于民、全程跟踪的工作模式,用精细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为让改造方案贴合民心,阳山运用“网格长+党员”工作法,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会、调查问卷等方式,累计收集居民意见建议1000多条,据此优化改造方案100余次。针对停车难、路面破损等突出问题,改造工程优先实施管网更新、停车位增设、道路修复,同步推进“三线”整治、照明系统完善、外墙除险加固。

  截至目前,阳山已完成69个老旧小区、327栋房屋、46万平方米建筑的改造,累计投入9500万元,惠及4300户、2.2万居民,县城的“民生底色”愈发鲜亮。 

  服务升级:教育医疗织密民生保障网。阳山以公共服务升级为突破口,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在教育领域,阳山构建“新增+扩容”学位保障体系,持续加大基建投入。同时,阳山县乡镇教育也迎来“蝶变”,13个乡镇实现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全县公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91.21%。

阳山县花阳学校的孩子们享受课间时光。阳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医疗服务领域,阳山以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整合17家医疗单位组建医疗总院,实现统一管理。硬件建设上,县疾控中心综合大楼、县人民医院外科大楼等重点设施全部投用,11家乡镇卫生院新建医技综合大楼,黎埠镇卫生院新增康复区和DR影像设备,服务承载力提升40%以上。

  交通先行:织就城乡融合“大动脉”。阳山聚焦道路升级、路网优化、环境美化,织密城乡交通网。目前,阳山县辖区内国道总长250.282公里、省道167.585公里,省道S250线韩愈大桥至五爱段扩建等项目稳步推进。未来,阳山还将推动韶贺高速、永清广高铁等重大项目规划建设,打造连接珠三角的交通枢纽。 

  农村公路建设同样发力。阳山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构建“县道县管、乡村道乡镇管”责任体系,持续推进提档升级,推动公路与自然景观深度融合。 

  文化铸魂:激活千年古邑“软实力”。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阳山深入挖掘韩愈文化底蕴,激活非遗资源活力,做实文化惠民服务,以文化公共服务升级为抓手,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注入“软实力”。 

  同时,阳山大力推动韩愈文化繁荣发展,文化惠民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阳山持续构建“点线面”结合的文化景观体系,举办“韩愈令地·绿美阳山”系列活动,让韩愈文化形成特色文旅品牌。 

  展望未来,阳山将继续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持续深化城乡融合发展,让这座山清水秀的县城成为更具魅力的宜居宜业宜游幸福家园。(完)

【编辑:黄强】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