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清远阳山成立强镇富村企业 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10月20日 21:19
来源:中新网广东
近日,阳山县七拱镇首家强镇富村公司宣告成立。阳山宣供图

  如何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近年来,清远市阳山县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鼓励镇村成立“强村公司”,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企业“生力军”,并用品牌、联动、资源、人才“四把钥匙”,进一步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据悉,截至目前,阳山全县共成立强村公司25家。

  品牌驱动:推动乡村运营更具特色。近年来,阳山充分发挥强村公司“市场嗅觉”与“规划智慧”双轮驱动,让其成为乡村产业升级的“金钥匙”。如何将水浪村优质的李花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阳山县杨梅镇6个行政村联合作为运营股东,成立强村公司,统筹整合当地美丽乡村、林下产业、水浪花谷等资源,完善提升水浪花谷景区周边基础配套设施水平,有效打造具有本土特色乡村旅游品牌,带动村民合力发展乡村旅游,努力把村庄变成景区、农舍变成民宿、村民变成导游。

太平镇毛崀村一企业研发的系列清远(阳山)鸡产品。阳山宣供图

  据介绍,今年年初,水浪花谷景区已正式投入运营,累计接待游客约2万人次,同比增长80%,进入景区车辆约6000台次,旅游综合收入50万元,同比增长50%,辐射带动周边镇村经济约200万元。

  片区联动:推动乡村运营更加全面。近年来,阳山充分发挥强村公司“联动纽带”作用,让乡村运营从“单打独斗”迈向“抱团共赢”。这些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带着先进管理经验、技术储备和资源优势,像一条无形的线,把周边村庄的发展力量紧紧串联起来,打破了传统的村界壁垒和行政分割,让各村的资源优势不再“孤立存在”,让分散的资源聚成“合力”,让单点的产业连成“链条”,最终织成一片繁荣的乡村运营“产业网”。

  在乡村振兴组团帮扶单位和红联共建企业的支持下,2023年7月,太平镇毛崀村经济合作社与广东润源中天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清远市芝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这是当地的强村公司。该公司结合当地养殖清远(阳山)鸡和企业的灵芝资源优势,启动“灵芝鸡”养殖,并借助华南农业大学科研力量,推动养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资源促动:推动乡村运营更具活力。如何将乡村分散的资金、土地、闲置宅基地、农房等资源进行高效整合?阳山通过组建用好强村公司,因地制宜充分激活农村各类要素潜能,变闲置资产为创富资源,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

  近年来,大崀镇成立松林村强村富民公司,通过土地整合与流转,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收益,为村集体增收提供核心支撑。目前,松林村通过流转土地,以“党组织+企业+农户”模式,建成800亩西洋菜示范基地,年产值达2400万元,带动300名村民就业,人均月收入最高达1.1万元,村集体收入增至44万元。

  人才带动:推动乡村运营更加灵活。“雁归巢,业兴旺!”近年来,阳山以青年返乡发展为主导,用好“雁归计划”、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等渠道,吸引懂乡村、善运营、愿扎根的人才投入乡村运营,借助数字化平台,推动乡村旅游以及民宿、文创、农产品等多业态融合发展。

  在七拱镇,塘坪村、隔坑村等17个村联合成立强村公司,并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主动联系能力出众的人才回乡创业。其中,返乡青年陈世维把“富民车间”改造成农副产品集散地,线上线下卖起110多种土特产,年销售额破400万元,150多户农户跟着增收,年均多赚2200元;企业家黄志伟注册的“乡雅仔”丝苗米,登上“清远好风土”平台,成功带动种植水稻面积达2550亩,年产量约2500吨,年产值达1800万元。

  目前,从花海飘香的旅游热,到田畴沃野的丰收乐,再到红色课堂的研学火,阳山的25家强村公司正用市场化的“巧劲”,让乡村资源活起来、产业旺起来、村民富起来。(完)

【编辑:黄强】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