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广东新闻10月23日电 (索有为 张炜童)深圳市政协“非遗织梦 同心成锦”民族非遗文化展22日在深圳市政协文史馆启动。展览以文化展出、互动体验、交流品鉴等形式,生动展现中华民族血脉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经济相依、情感相亲的共生图景。
展览由深圳市政协主办,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文化文史委联合承办,是市政协“协商聚合力共绘同心圆”系列主题活动中的一项。深圳市政协主席林洁参观了展览。
展览分为墙面图文展和互动体验区。墙面图文展以“石榴籽家园”为主题,展示中国56个民族非遗图文内容,反映深圳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展现深圳市政协在促进民族团结和增进文化认同中发挥的作用。墙下还展出包括清代缂丝,明代织锦,近百年织锦、服饰、银器、乐器、非遗文创等实物。
互动体验区以“非遗匠心”为主题,精选15项多民族非遗传承手工技艺,以非遗传承的匠心精神凝聚共识,推动民族团结和高质量发展。同时,还设置非遗微课堂,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讲述非遗技艺和非遗小故事。
蒙古族马头琴非遗传承人杭盖表示,蒙古非遗承载的不只是单一民族的技艺,更是中华多元文化的重要分支。保护好蒙古非遗,既是守护蒙古族的文化根脉,也是丰富中华文化的宝库,更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
据贵州水族非遗文化传承人潘正永介绍,马尾绣是水族独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备料、绘图、盘线、刺绣、组装”5大步骤,一件精品常需数月甚至数年完成。(完)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8;京(2022)00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