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10月24日电 (记者 蔡敏婕)“老年人在遗产规划中的两大需求,即‘隔代亲’定向传承、应对家庭结构复杂化。”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华遗嘱库广州荔湾分库项目志愿者杨婧韵表示,在复杂家庭中,指定一个中立、可信的遗产管理人至关重要,还要选择有法定资质、流程规范、受到司法和民政部门指导的专业机构。
年过七旬的广州市民何阿姨(化名)早年丧偶,名下留有一套房产,高龄的母亲仍健在。何阿姨的独生子有两段婚姻,与前妻育有一子,孙子不到1岁时,便因儿子照顾缺位,由何阿姨一手带大,祖孙俩感情深厚。此后,儿子二婚生女,因无自有住房,五口人同住在何阿姨的房子里。可看着与儿媳关系一般的孙子,何阿姨渐渐生出担心,怕以后孙子生活得不到保障。
杨婧韵介绍,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继承。孙子女不属于法定继承人,这种将财产给非法定继承人的安排,在法律上称为“遗赠”。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民法典》规定,孙子需在知道受遗赠后60日内作出接受表示,否则视为放弃。若孙子未成年,需由监护人代为接受。
子女有异议怎么办?这是不少老年人关心的问题。杨婧韵表示,何阿姨的遗嘱具有完全的法律效力,她是在神志清醒、完全自愿的情况下,由专业人员按《民法典》规范办理。这套严谨的流程,可以有效对抗未来关于“被胁迫”“神志不清”等质疑。此外,遗嘱是孙子维权的“武器”。若将来儿子或儿媳不配合,孙子可以凭这份生效的遗嘱,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按照遗嘱内容执行。(完)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8;京(2022)00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