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广东新闻10月31日电 (记者 索有为)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届江山论坛深圳分论坛设置“特区青年说·中国式现代化”环节,于3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开讲,特区青年代表分享自己与深圳的故事,并对政策制定发出青年的声音。
据了解,深圳14-35岁青年人口超过800万,占常住人口比重超过45%,让这座城市始终充满活力和朝气。而作为全国首个以城市为单位出台青年发展规划的经济特区,深圳始终将“青年友好”融入城市发展顶层设计。
当深圳为青年打开机遇之门时,青年也以敢为人先的创造力,为这座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注入澎湃动能。青年对深圳的贡献,早已超越就业者的身份,成为城市产业升级的推动者、创新活力的“发生器”。
“我们的飞控导航系统达到国外禁运水平,实现了国产化替代;我们的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国家海洋管理、海上风电巡检乃至全球的海洋保护项目。这些成就,正是‘经济之水’前期投入后,在‘科技之田’里结出的第一批果实。”纵横股份代表程伟说。
“特区精神的本质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今天,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闯’与‘创’,不在实验室,而在课堂;不在论文,而在孩子们眼中的光。”荟同学校青年教师贾俊说。
“在深圳,我们能看到‘闯’的锐气、‘创’的朝气、‘干’的底气。作为特区青年,我们既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未来的创造者。能为大湾区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我深感使命光荣。”中山证券固定收益部总经理陈文虎对未来充满期待。(完)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8;京(2022)00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