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10月2日电 (记者 程景伟)9月25日,主题为“做最好的自己”的黄埔科普讲坛第15期活动在广大附中黄埔实验学校举办,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两位博士作为主讲人,分别与现场400多名师生共同探讨孤独症与抑郁症的区别,探秘蛋白质的本质。
胡昱助理研究员带来《孤独星球》分享,从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发病病程等几个角度分析区分孤独症与抑郁症。据介绍,抑郁症相比于自闭症,有很明显的“三低、三自、三减”症状,流行病学报告指出人群中约4.4%的人会患病,且女性发病率比男性高,遗传因素导致的发病概率约50%;抑郁症类型有4种,其中重性抑郁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约50%的人初次发病时<40岁,首次发病的高峰期是18-25岁。
马寅仲副研究员在《请问,您是“蛋白质本质”吗?》分享中,带领大家探索了蛋白质的奇妙世界,展现了一个从微观到宏观的科学探索过程。据介绍,蛋白质在细胞结构、信号传递、代谢调节和免疫反应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圆桌问答环节,互动氛围热烈,同学们纷纷与两位主讲人互动。
本次科普讲坛由广州开发区科学技术协会、广州市黄埔区科学技术协会、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鱼珠街道办事处共同主办,广东正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黄埔少年科学院鱼珠分院、广大附中黄埔实验学校、深圳中科创科有限公司协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