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4月15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东省教育厅日前发布多份关于中小学师生人工智能教育的试行文件。试行文件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形成对技术的理性认知、应用能力及伦理意识。
在此之前,佛山市禅城区于3月26日首发青少年AI创作版权倡议,呼吁广大青少年做原创精神的践行者、自身权益的守护者、文化传播的破壁者以及技术伦理的思考者,学科技、懂法律、守道德,参与共建AI创作的生态规则。同日,佛山禅城印发通知,正式发起“我和AI的N种可能”系列实践活动,其中“AI绿书签”为首期子活动。
目前,禅城区举行“我和AI的N种可能”暨“AI绿书签”青少年艺术创作实践活动的首场教师培训会,吸引超300名教师参与,对教师队伍人工智能(AI)应用能力的提升,以及版权保护理念的树立,起到了有效促进作用,为教师们后续指导青少年学生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培训聚焦AI工具在教育场景中的创新应用,强调技术与人文的深度融合。培训针对当前AI生成内容的版权争议热点,结合案例解析法律保护要点,强调保留创作记录与原创性标注的重要性,呼吁师生重视版权意识与法律意识。
据介绍,禅城区后续还将推出科幻写作、创想家行动、自研项目及教师AI能力领航计划。系列实践活动将尝试打破教育的学科界限,呼吁各科教师共同参与,推动AI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