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清远阳山:聚焦“两山”转化 深化林改促进林农增收致富
2024年11月06日 20:02
来源:中新网广东
“中国绿色名县”——阳山县城一角。唐志光 摄

  清远市阳山县山林资源丰富,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省林业大县。近年来,阳山县立足当地森林资源丰富优势,持续答好“林改四问”,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两山转化”,积极深化林业改革,分山到户,确权发证,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林改得民心合民意,改出了满目青山,促进了林农增收致富。

  林改分山到户,并确权发证。近年来,阳山持续深化林业改革,进行林改分山到户,并确权发证,经营主体明确,极大激发了林农保护森林资源、发展林业的热情,他们对山林资源更为珍惜。从而巩固绿化成果、保障生态安全的理念也已逐渐深入林农,“看好自家山、管好自家林”正成为林农的自觉行为。

  “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截至目前,阳山全县已发放《林权证》或《不动产权证》5918本,涉及林地面积354万多亩。林改调动了广大林农和社会各界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林农由过去的“要我造林”变为现在的“我要造林”。

阳山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林地运动等“旅游+”新业态。冯国志 摄

  厚植生态底色,植绿增绿、提质增效。植绿增绿、提质增效是提升森林质量的关键,是绿美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林改不断深化,“大”到林分优化,“小”到油茶树种植,阳山更加注重树种搭配和比例种植,实现森林质量的精准提升和林分生产力的大幅提高,使森林结构更稳定。

  当前,阳山森林覆盖率达73.5%,全县林地面积402.55万亩,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面积全省居首。全县已建成7个自然保护地、2个森林小镇、2个森林城镇及25个森林乡村,秤架瑶族乡大坑林长绿美园入选市级林长绿美园……阳山“中国绿色名县”生态“底色”持续厚植。

  近三年来,全县累计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共18.7万亩,并结合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松材线虫病防治等项目,强化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着力培育异龄林、混交林,优化树种结构,精准提升森林质量,不断提升生态颜值。

  聚焦“两山”转化,挖掘森林生态价值。为了更好地加快生态价值实现,拓宽“两山”转化通道,促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阳山不断探索创新联合经营模式,聚焦规模经营,着力促进林农受益,实行“村、民、企”合作,共同做大“绿色蛋糕”。

  为进一步盘活森林资源,提高林农造林积极性,阳山积极探索创新林权融资机制,持续加强政策性森林保险支持力度。近三年来,全县商品林承保面积128.96万亩,提供了15.48亿元风险保障,并创新开展地方特色险种——林下经济(油茶)保险、林下经济(中草药)保险,切实维护林农利益。

  实施林改后,林农成了山林主人,生产经营积极性大大提高,纷纷加大林业投入、调整种植结构,各显神通上山“淘金”,做好“山”文章,茶、果、苗、药、菌、蜂等林特产业,林下产业硕果累累。如今,阳山全县林下种养产业达15万多亩。

  目前,立足生态资源禀赋,阳山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林地运动等“旅游+”新业态,推动广东第一峰、广东峡天下、贤令山森林公园等自然山水景区提质发展,生态旅游带动当地林农增收。2024年以来,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20万多人,实现生态“旅游+”收入10亿多元。(完)

【编辑:黄强】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