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县八尺镇黄沙村是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依托独特的生态优势和区位条件,黄沙村积极探索“政府发动、社会推动、产销联动、品牌促动”的发展新路径,全力打造“生态绿洲·创业福地”。
生态为本,绿色发展
黄沙村地处八尺镇东北部,森林覆盖率达91%,是名副其实的生态绿洲。村内交通便利,毗邻赣南和G206线,济广高速和G358线贯穿其间,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黄沙村以“一核一带一区”规划为引领,集中资源要素,推进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构建了集四季采摘、康养休闲、亲子互动、种植、加工、仓储和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产业兴村,联农带农
黄沙村充分发挥“产业村长”作用,集约294亩土地种植桑葚、无花果、梅菜等经济作物,其中梅菜种植入选县级“一村一品”。通过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特色经济作物1000亩以上,带动100多名群众就业,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9.11万元。此外,村内建成了产业社区农产品展销中心,推进产销联动,助力农产品品牌化发展,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党建引领,乡村善治
黄沙村依托“党支部+理事会+村民”治理模式,大力弘扬吴氏“三让第”精神,引导村民遵守周礼、崇尚礼节、洁身清行,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民风。村内率先完成“三线”整治,建成平远首个农村超高速无线局域网示范村,为乡村数字化发展奠定了基础。黄沙村先后获评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省乡村治理“百镇千村”示范村和无信访村,展现了乡村治理的卓越成效。
黄沙村的成功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一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二是以产业为核心,通过联农带农机制,实现共同富裕;三是强化党建引领,弘扬传统文化,推动乡村善治。黄沙村的经验表明,乡村振兴需要因地制宜、统筹资源、多方联动,才能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接下来,黄沙村将继续以“生态绿洲·创业福地”为目标,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温竹兰 钟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