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深圳理工大学主办的第一届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发展圆桌论坛在该校举行。
深圳理工大学校长樊建平、福建福耀科技大学校长王树国、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校长陈十一、大湾区大学校长田刚、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香港大学副校长宫鹏、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西湖大学副校长程建军、康复大学副校长姜宏、深圳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陈秋明等高校嘉宾出席会议,部分高校代表、社会公众近500人到场,超310万观众通过新华网、科学网、深圳卫视等平台线上观看直播。

论坛围绕“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发展”和“国际化高等教育发展”两个主题设立分论坛,与会嘉宾围绕相关议题展开深入对话。
在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发展论坛上,樊建平指出,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是国家战略,如今,我国正处于解决“卡脖子”难题的关键时期,亟需攻坚高精尖技术战略高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中外竞争的核心焦点。“设立新型研究型大学,不用出国,我们自己就能培养出这些人才,解决国家的发展问题。等我们去探索、实践、积累经验以后,还能给传统高校提供创新经验,整个国家的教育改革就可以持续地往前走。”
对此,王树国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对应一种新的大学形态,催生教育变革。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不是再建一个“985”“211”或“双一流”,而是打造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未来产业需求的“第四代大学”,让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不是关系一个学校、一个地方的事,而是关系我们国家在这场新技术革命面前,能否真正走向世界舞台中心、去引领未来。”
在国际化高等教育发展论坛上,樊建平以深圳理工大学办学实践为切入点,提出国际化需“打通对话壁垒,聚焦人才联动”。“学校采取‘引才+育才’路径,一方面引进海外顶尖人才,另一方面推动本科生赴国外交流,建立‘学生-海外导师’长期联系模式。”
倪明选介绍道,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教学与学术会议均采用全英文模式,推动学生赴欧美交流,同时推出外国教授访问计划,每年邀请150名外国学生到校学习,提升本地学生英语水平。
程建军表示,西湖大学则通过外籍教授与国际本科生打造国际化氛围,人才多来自海外,为国家做人才增量。同时,他还建议新型研究型大学要打造优质生态,进一步吸引全球人才。
值得关注的是,多位参会校长曾参与到了深圳高等教育建设与改革实践中,充分印证了深圳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试验田”辐射全国、赋能整体的深远影响力。
深圳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朱迪俭表示,未来,深圳理工大学将持续推动校际协作,助力新型研究型大学在特色化、国际化道路上持续迈进,为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严圣禾 通讯员钟欢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8;京(2022)00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