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第七届建筑结构基础理论与创新实践论坛举行
2023年12月13日 15:06
来源:中新网广东
论坛报告现场。广州大学供图
论坛报告现场。广州大学供图

  中新网广东新闻12月12日电 (记者 许青青)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学报》杂志社、广州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七届建筑结构基础理论与创新实践论坛9日至11日在广州举行。

  据介绍,本届论坛主题为“建筑结构基础理论研究和结构设计创新与实践”,聚焦学科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前景,以基础理论助力结构创新,以科技攻坚克服工程难题,旨在为建筑业实现“智能、绿色、安全、高质量、可持续”等发展目标,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和实现AEC(即建筑、工程和施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方位、多视角、针对性强的专家意见。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周福霖教授结合大量实例阐释了国内外地铁发展趋势及地铁隔振要求,总结了城市地铁诱发环境振动的危害,他认为,通过震-振双控科技创新,将有效实现地震安全-振动控制双保险,从而达到生命安全-环境舒适双目标。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教授介绍了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格构式风电塔架的结构性能和工程应用进展。针对陆上风电单机容量不断增大、轮毂高度显著提升、叶片长度持续增加等趋势,研究团队提出一种适用于大容量高轮毂风电机组的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格构式塔架。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杰教授论述了第一代、第二代结构设计理论的逻辑发展过程,指出了第二代结构设计理论的局限性与基本矛盾,分析了第三代结构设计理论应该具有的基本特征,并结合工程案例讨论了第三代结构设计理论的结构初探和未来发展。(完)

【编辑:方伟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