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5月26日电 (记者 索有为) 全国新书首发中心日前迎来了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迟子建新作《东北故事集》,迟子建在深圳书城中心城南区大台阶与读者和文学爱好者相见,分享新作的创作之路与背后的故事。
迟子建近三年来的创作集中于中短篇。关于体裁的选择,她在活动现场说:“我现在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体力上,要承认这个自然规律,就是我确实没有以前那样心无旁骛写作的时候,我想写的东西就要拆解”“既然难有从容的时间经营长篇,我便尝试用中短篇来演绎这些故事。上次2020年我来深圳的时候,写完了《东北故事集》第一篇《喝汤的声音》。”
她分享道:“《喝汤的声音》,如果按我以往的经验去处理,至少它是五六万字的篇幅,一个短篇的承载力是否可以达到我心目当中要演绎的故事,我的准备资料那么多,从里面写出一万多字出来,对我来说是巨大的考验,不仅是体力上的考验,而是脑力上的考验。”
在新作《东北故事集》中,迟子建将“东北史”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承载小说的双轨,一条是历史,一条是现实”,关于这三个故事:《喝汤的声音》聚焦海兰泡惨案,述说哈喇泊家族三代人在黑龙江畔的生死传奇与爱恨情仇;《白釉黑花罐与碑桥》以宋徽宗的幽囚岁月为切入点,展开一场亦真亦幻的相拥与别离、荣辱与兴衰的穿越之旅;《碾压甲骨的车轮》以晚清罗振玉所藏甲骨失散为引,围绕一桩迷雾重重的失踪案,探寻人类心灵世界的烛火微光。她说:“我想让大家记住,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我们有可能只是隔着一层薄薄的窗纸,我们看似隔着遥远的银河,可是当我们真正洞穿它的时候,我们离它咫尺之遥。”
互动环节,一位坐了8个小时高铁来到现场的女士说:“赶上了你的读书会,因为特别想来见你。最右边的向日葵是我送的,去年去乌镇没有见到你,你真的是我最喜欢的作家,所以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跟您见面。”
面对真挚的读者,迟子建说:“今天在深圳的这个晚上,也是我60岁以后最让我感动的夜晚,我感谢所有在场的读者。”
作为深圳创新打造的文化标杆品牌,全国新书首发中心已陆续首发王蒙、刘擎、周国平、梁永安、沈石溪、刘畊宏、仁科等名家新作,成为全国业界与大众读者关注的新书发布平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