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9月14日电 (记者 程景伟)14日,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在海珠湖畔拉开帷幕。
海珠区科协主席杨坚表示,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践行科普为民理念,以优质丰富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让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在社会蔚然成风。
现场发布了“海珠科普City walk”打卡地图,该地图以科技化的方式详细标注海珠区各科普基地在全国科普日期间面向公众开放的科普活动信息,为市民提供一份便捷、丰富的科普活动指南。
海珠湿地等三家具有海珠特色的科普教育基地代表分享了基地建设经验和创新成果。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张强教授带来一场科普教育专题讲座。
其中,海珠湿地以特色资源为基础,引入湿地科研项目,整合地域科研人才、成果等资源,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以多项目监测站点与智慧软件双系统为支撑,形成多领域多方参与的科研监测体系,成为国家林业长期科研基地。一是以低空遥感高效监测,海珠湿地与中科云图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打造国内野外台站首个基于无人机组网全覆盖的低空遥感观测系统,已初步形成“无人机+AI”湿地巡检模式,让湿地治理更加立体。
此外,海珠湿地设置8座固定监测站、35处智慧监测杆、3座无人机站,搭建“鸟脸识别”系统,持续记录野生动物影像超1.5万条。
此次活动期间还将举办海珠科普City walk、海珠科普嘉年华等一系列科普活动,涵盖湿地科普、自然观察、科技互动等多个领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