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7月14日电 (记者 程景伟)2025年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上半年活动亮点纷呈:3名院士、39名专家学者开展科普讲座74场,其中人工智能主题讲座38场,惠及学生受众2.5万人。
其中,“恐龙院士”徐星开启首场活动,分享了恐龙化石的奥秘以及在探索过程中的艰辛与乐趣;杜如虚院士是精密制造专家,以《时间之旅》讲述古今中外学者对于时间的探究历程,寄语广大学子好好学习,开阔眼界;徐义刚院士是地幔岩石学和深地科学研究专家,讲述探测研究月球、阿波罗计划与三大发现、嫦娥探月与月球新观点。
黄翰教授以特斯拉智能生产线与采茶机器人为例,介绍人工智能对能被标准化的对象更能准确表达,强调人工智能的本质是知识的表示。李烈军教授指出目前广东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并提供发展策略,分析科学教育与产业升级的紧密关联。
在国防科技课堂,程建兴教授带领同学们探索导弹里的AI“黑科技”;陈俊颖教授从“医疗+人工智能”场景切入,分享医疗机器人的种类和用途;苏成悦教授围绕“低空经济”主题,介绍无人飞行系统在智慧城市管理等行业的应用场景。
注重互动体验是人工智能主题系列讲座的一大亮点。在科普课堂上,杨阳研究员让同学们动手观察,零距离感受海底火山岩样品;正高级教师王同聚把VR设备和AI结合,虚拟数字人灵动演绎、AI与架子鼓的大胆融合……
此外,活动强化社会化协同,联动大院大所,结合校园科技节、科普阅读进校园等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