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9月18日电 (记者 程景伟)河源市连平县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暨忠信花灯技艺创新提升班15日至16日在该县举行。
此次培训面向连平县非遗业务骨干和传承人,以专题讲座、交流研讨和实操教学等方式展开,同时打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忠信花灯”文化品牌。
在培训班上,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杨立副研究馆员从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现状分析、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问题、非遗衍生品开发及非遗有关词汇表述等方面,阐释了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的重要意义及相关问题。
“非遗不能停留在作坊里,还可以走进景区、走进生活。”古法造纸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锵鸿在《文旅融合经典案例分析与实例分享》专题讲座中指出,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是活化传承的重要路径。他鼓励传承人拓宽思路,推动非遗代表性项目实现体验化、场景化转型。
在忠信花灯技艺创新提升班上,广州航海学院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主任、副教授郭亚东进行《民间艺术传统纹样及色彩》专题讲座,从美学理论与文化符号学角度,系统讲解传统纹样的演变与审美特征,并针对忠信花灯的艺术特点提出创新建议。
随后进行的木刻年画实操环节,在郭亚东指导下,学员们参与了从描版、印刷的全流程实践。
此次培训由连平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连平县文化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各镇分馆承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