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叶塘镇汤湖村以文塑旅、以旅促产,助推高质量发展
近期,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第四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名单,汤湖村是叶塘镇继鸭池村之后又一个获得“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省级荣誉的村。
“蚌湖映月照齐昌,丞相文峰绝异常。泛泛扁舟浮古渡,纷纷夜气锁神光。鸡鸣春晓开窗牖,龙母遗迹有石床。最喜温泉堪濯足,墨池书院紫薇香。”这是在兴宁流传甚广的古八景诗,描绘了兴宁八处独特景色。其中“温泉濯足”,也称“吉湖温渚”,就位于叶塘汤湖村一带。根据广东省地质局检测,叶塘汤湖温泉属于碳酸氢钠型理疗用氟、硅热矿水,俗称天然小苏打温泉,是温泉中的极品,有“粤东第一泉”的美誉。
叶塘镇依托丰富、优质的温泉资源大力开展招商,镇村党员干部通过走访群众积极做通群众思想工作,发动农户参与温泉产业建设,以“引进大企业+带动村农户”的方式在汤湖村及附近区域打造了适配不同消费群体的温泉产品,形成了以“玖崇湖温泉度假区为代表的高端温泉+逍遥谷温泉度假区为代表的特色温泉+其他温泉民宿”的温泉基础产业布局。其中逍遥谷民宿馆、好客都温泉民宿在2024年被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银宿级乡村民宿。
得天独厚的汤湖温泉资源滋养了“温泉漉菜”的饮食文化。客家话中,“漉”是指烫的意思,用作动词时则是指将物体烫一下,因此当地群众便把浸泡过的青菜称为“漉菜”,用温泉水浸泡过的青菜变得清爽、芳香,口感脆爽,是客家菜肴中的佳品,蕴藏着厚重的客家饮食文化。温泉漉菜制作技艺项目也被列入兴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为让更多游客品尝到“温泉美食”“客家味道”,叶塘依托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带动周边农户种植增收,提升传统温泉漉菜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打造了独具叶塘特色的“手信”——温泉漉菜干,推出叶塘温泉漉菜制作的漉菜包子、漉菜饼等系列特色菜品和漉菜粽子、漉菜月饼等应节食品。
与此同时,叶塘镇还借助“粤菜(客家菜)师傅”工程培育了一批本地“土师傅”,将叶塘镇颇受欢迎的金银豆腐、牛杂、亚秋塘豆干、五指毛桃鸡、酒糟鱼等地道客家美食端上更多游客的餐桌,让游客尽情享用美食、感受客家美食文化。
汤湖村除了具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和特色美食,还有悠久丰富的古民居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历史遗迹。其中以叶南天桥为最,叶南天桥建造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位于梅隆铁路的兴老线上,长约两百米,高约四十米,整体气势磅礴,是汤湖村的文化标志之一。
客家围龙屋是汤湖村的传统民居,目前区域内仍保留了21座围龙屋,其中四百多年的胜公围围龙屋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肖氏族谱记载,胜公围始建于明万历庆元年(1573年),建筑坐西向东,为三堂四横围龙屋,门前有禾坪和水塘,分布面积约5000平方米。每年正月十八是汤湖村的暖灯节,这天村里宴请各方来客,胜公围也会举行系列暖灯民俗活动,全村热闹非凡,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
近年来,叶塘镇正抢抓“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典型村建设机遇,立足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优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促产,加快推进“农、文、旅、体、康”五位一体的西部旅游产业园建设,不断提升汤湖村作为旅游产业园核心区域的“硬基础”“软实力”。(温竹兰 谢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