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3月31日电 (记者 许青青)由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办,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承办的2025年学术年会在近日在该校开幕。
据介绍,本次学术年会以“心理福祉与健康社会:理论探索与实践路径”为主题,直面数字智能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等社会热点,来自全国60多所高校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围绕民众心理福祉与健康社会构建的实现路径展开学术研讨,共同探讨心理学理论创新如何回应时代挑战。
南京师范大学汪凤炎教授提出,可将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观与中国传统“身心合一”理念融合,构建具有东方智慧的健康标准。华南师范大学刘学兰教授回顾了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40多年发展历程,提出新时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路径。
浙江师范大学任俊教授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将快乐命名为“乐商”,并从快乐的阈限值、应对能力、感染力和品味能力4个方面阐述了乐商的具体内涵。陕西师范大学霍涌泉教授提出,心理建设研究需重视整体性、实质性、中介性和实践性,促进“知情意行合一”的多层面协调发展,并从内外部世界相结合的维度探寻赋能路径。
广州大学叶浩生教授聚焦具身AI前沿话题,提出具身AI的发展方向不仅是赋予机器实体的感知和行动能力,更是通过多模态融合,使智能体在更丰富的交互中塑造自身的智能模式。
本次年会还组织了四个分论坛共62场报告。据了解,广州大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科于2024年9月进入ESI全球前1%,获批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