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阿诺德·柏林特环境美学与生活美学”学术研讨会举办
2025年06月20日 10:34
来源:中新网广东
“阿诺德·柏林特环境美学与生活美学”学术研讨会暨“自然美育”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广州举办。图为与会专家学者合影。通讯员 供图
“阿诺德·柏林特环境美学与生活美学”学术研讨会暨“自然美育”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广州举办。图为与会专家学者合影。通讯员 供图

  中新网广东新闻6月19日电 (记者 郭军)“阿诺德·柏林特环境美学与生活美学”学术研讨会暨“自然美育”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举办。来自人民出版社、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郑州大学、深圳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和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交流研讨。

  由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基地联合主办。会议分为“阿诺德·柏林特环境美学与生活美学研究”和“自然美育与生态文明建设专题”两大专题。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二级教授、中国环境美学开创者陈望衡教授指出,柏林特美学与中国文化有着很深的契合度,其“参与”理论与中国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的哲学理念有着内在关联,其以美求善也符合中国文化的审美追求,这也是中国文化深刻影响世界文化的例子。

  中山大学中文系王坤教授分析尤里·洛特曼的“去黑格尔化”,与柏林特环境美学突破传统美学之间的学理相通性。洛特曼艺术语言如何改变日常语言,给予人新的体验,柏林特环境美学也是赋予环境新的审美感知和体验。

  中山大学中文系程相占教授认为,对环境美学影响较大的美学派别主要是分析美学、现象学美学和康德美学。康德美学的核心概念“无功利性”激发了柏林特环境美学的“交融模式”。柏林特环境美学对康德美学经历了批判——超越——回归的过程。

  新书《阿诺德·柏林特环境美学与生活美学研究》在会上发布。该书作者广东工业大学廖建荣教授介绍,以柏林特美学理论作为研究当代美学演变途径和发展趋势的典型个案,有助于研究美学突破艺术哲学、发展出环境美学与生活美学的转型,有助于了解全球美学民族化与国际化潮流发展脉络。(完)

【编辑:方伟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