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8月13日电 (记者 程景伟)近日,“第四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在华南理工大学落幕。大赛共迎来全国305个高校的2646个团队、近万名师生参与。
经过初赛、复赛的严格选拔,最终169个项目进入决赛。其中,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高校的6支队伍获得“可再生能源安全可靠供给赛道”特等奖;宁夏理工学院等高校的6支队伍获得“能源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赛道”特等奖;上海科技大学等高校的4支队伍获得“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提升赛道”特等奖;河南科技学院等高校的4支队伍获得“自主工业软件赛道”特等奖;同济大学等高校的5支队伍荣获“施耐德电气Go Green电力电子创赢赛道”特等奖。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张文亮表示,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联合多所高等院校及企业,旨在通过搭建赛事平台推动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致力于培育青年学子的工程师精神,展现创新能力,促进专业知识向产业应用的落地转化。
大赛连续三年设置“施耐德电气Go Green电力电子创赢赛道”,今年提出“DC/DC双向功率变换器设计”“AI助力工业控制智能优化”和“光储充一体化系统设计”三大赛题。
截至目前,施耐德电气已与100多家应用型本科和职业院校合作,通过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方式,助力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受惠学生已达10万名以上。同时,联动中国30多所研究型高校共建创新实验室或者开展深度产研合作。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胡晓表示,数字化、电气化、自动化的深度融合,正成为产业持续创新的核心驱动力,而具有多重能力的新质人才是激活这一动力系统的核心引擎。(完)